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夏秋季节,无论在我市的城镇还是农村都可以见到蝗虫.下列有关蝗虫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相同点是(    )

A . 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 B . 通过有性生殖方式繁殖后代 C . 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 D . 都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2、蝉和蜜蜂都是常见的昆虫,二者相比,蝉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 身体和四肢都分节 B . 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C . 发育中有蜕皮现象 D . 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
3、蝉的生殖发育和蝗虫类似,会蜕掉一层“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蝉的鸣叫是一种觅食行为 B . 这层“皮”是蝉的外骨骼 C . 蝉的发育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D . 与蝉属于同一发育过程的生物还有蜣螂、蜜蜂、家蝇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家蚕的发育过程中,能吐丝的时期是(   )

A . B . C . D .
5、下列四种生物中,发育方式有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该生物是(  )

A . B . 蝗虫 C . 蟑螂 D . 蝼蛄
6、近3年来,美国白蛾,对我国部分地区的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有关美国白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卵生体内受精 B . 属于外来物种入侵 C . 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D . 飞机喷药是防治白蛾的有效措施
7、蜜蜂是典型的社会行为的动物,在花丛中采蜜的蜜蜂所处的发育时期是(    )

A . 幼虫 B . C . 若虫 D . 成虫
8、蚕丝生产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若要保证蚕丝产量,应该在家蚕发育的哪个时期给予充足的食物供应(   )

A . B . 幼虫 C . D . 成虫
9、下列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不属于变态发育的是(   )

A . 蝌蚪发育成青蛙 B . 毛毛虫变成蝴蝶 C . 蛆发育成苍蝇 D . 小鸡变成大公鸡
10、下列关于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昆虫的变态发育过程受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 B . 蝗虫发育经历了卵→若虫→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 . 某些昆虫发育的过程中的蜕皮现象,不利于幼虫生长 D . 一般为体外受精,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
11、家蚕具有昆虫的典型特征两对翅,三对足,一对触角的时期是:(  )

A . 受精卵时期 B . 幼虫时期 C . 蛹时期 D . 成虫时期
12、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 . 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蝗虫的若虫期 C . 适当延长家蚕的蛹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D . 蝉蜕是蝉的外骨骼
13、如图是昆虫两种发育全过程中各时期的示意图。图中①为卵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②为蛹期,③为幼虫期 B . 为提高蚕丝产量,应延长②时期 C . 蝉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①→②→④ D . 若此图表示蝗虫发育过程,则③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14、菜青虫和菜粉蝶分别属于其发育阶段中的哪两个时期?(  )
A . 卵、幼虫 B . 幼虫、成虫 C . 若虫、成虫 D . 成虫、若虫

二、判断题(共5小题)

1、所有昆虫的卵必须受精后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A . 正确 B . 错误
2、蚂蚁、蝴蝶、金龟子和蜻蜓的发育过程都属于完全变态。

A . 正确 B . 错误
3、所有昆虫的幼虫都要经过五次蜕皮.(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没有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卵.(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若虫与成虫相比只是身体较小.(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蚊子是夏天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请回答:

(1)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比蝗虫的发育多了      时期.

(2)

某同学听说洗衣粉液能杀死蚊子幼虫,他准备了1%的洗衣粉液等相关实验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①捞取蚊子幼虫60个,      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A组中加入适量的清水,B组加入等量的      

③该同学用如图表示他预测的实验结果,若AB两组实验结果均接近曲线      所示,则说明1%的洗衣液不能杀死蚊子幼虫;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Ⅰ所示,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Ⅱ所示,则说明1%的洗衣粉液      蚊子幼虫.

2、

黏虫是一种危害多种作物(如玉米、小麦等)的害虫,下面是黏虫发育多的四个时期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黏虫的个体发育顺序是      (填代码),它的生殖方式是      ,发育属于      发育.

(2)与黏虫相比,蝗虫的个体发育不经过上面哪个时期      (填代码).

(3)针对黏虫的生活史,消灭黏虫的最佳时期是      (填代码).

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当你漫步乡间小道或到牧区游览时,常可发现滚动着的粪球。仔细瞧瞧,原来是蜣螂在搬运“宝贝”——充饥的粮食。蜣螂,俗称屎壳郞,多以动物粪便为食,有“自然界清道夫”的称号。它常将粪便制成球状,滚动到可靠的地方藏起来,然后再慢慢吃掉。一只蜣螂可以滚动一个比它身体大得多的粪球。处于繁殖期的雌蜣螂则会将粪球做成梨状,并在其中产卵。孵出的幼虫以现成的粪球为食,直到发育为成年蜣螂才破卵而出。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是这样描写蜣螂的:当第一次脱皮时,这个小昆虫还未长成完全的甲虫,很少有昆虫能比这个小动物更美丽,半透明的黄色如蜜的色彩,看来真如琥珀雕成的一般。它差不多有四个星期保持这个状态,到后来,重新再脱掉一层皮。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1)法布尔为了观察蜣螂的行为,整天趴在地上,专注地盯着蜣螂看。有时候蜣螂跑动,法布尔竟然学着昆虫在地上爬动着追赶蜣螂。法布尔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法。

(2)蜣螂滚粪球除了把粪球作为食物,还和它们的      行为有关。其生殖方式为      生。

(3)结合法布尔《昆虫记》的描述,并观察材料中蜣螂幼虫与成虫的对比图片,分析可知,蜣螂的发育类型属于      变态发育,与家蚕一样,其发育经过      个阶段。

(4)小明在阅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后提出问题:蜣螂滚粪球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吗?他打算通过实验来寻找答案,选作初始实验材料的应该是(    )

(4)
A . 球状的粪球 B . 梨状的粪球 C . 从粪球中爬出的幼虫 D . 野外抓到的蜣螂
(5)经过反复实验验证,小明得出蜣螂滚粪球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的结论,并认为蜣螂滚粪球这种行为的产生,是由      决定的。

(6)蜣螂虽然是不起眼的小动物,但在自然界中也有很大的作用。下列叙述中不是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是(     )

(6)
A . 维持生态平衡 B . 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 . 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D .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4、下图是叶蝉发育过程不同时期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1)由图可知,叶蝉的发育与(    )相同。 (1)
A . 青蛙 B . 家蚕 C . 蝗虫 D . 鱼类
(2)图中①叫      ,①与②相比,它的生殖器官      
(3)叶蝉的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蜜蜂属于      发育;  苍蝇属于      发育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喂养了很多蚕宝宝,他们观察到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也出现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5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蚕,将它们放入6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312格,即每片最多结茧312粒),7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3组,三组仅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表(单位:%):

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回答: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线暗而均匀

实验Ⅰ(5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该小组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假设是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      

(4)通过实验结果可得出,要减少“薄头茧”的发生率,最好的光照条件是      

(5)家蚕的发育属于      发育.根据家蚕的发育过程,试分析如何提高蚕茧的产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章第二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