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单元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3小题)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

A . 公民的意志 B . 农民的意志   C . 广大人民的意志 D . 知识分子的意志
2、我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有了良好的秩序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这说明了(  )

A . 秩序来自规则 B . 有没有规则一个样 C . 法律能够保障我们的生活 D . 我们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秩序来维护
3、社会有序的运行,需要多种规则,其中最重要的是(     )

A . 法律 B . 纪律 C . 习惯 D . 道德
4、我国的宪法体现的是谁的意志和利益(   )

A . 人民 B . 国家领导人的 C . 社会团体 D . 少数民族的
5、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的法律鲜明地反映了(    )

A . 公民的意志 B . 农民的意志 C . 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D . 知识分子的意志
6、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从重处罚。这说明我国法律(    )

①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②只对犯罪分子有约束力

③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④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7、依据2016年3月1日施行的《成都市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规定》,茶馆,棋牌室、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都必须在公共区域安装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并保证在营业期间正常运行。(    )

①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②有利于维护公共安全

③有利于震慑违法犯罪  ④具有规范和保护作用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8、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李克强总理指出,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坚决依法追究。环保法的执行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这说明(    )

A . 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 B . 法律是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C . 与法律相比,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重要 D .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比道德更为广泛
9、2015年5月23日,湖北省威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1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刘汉等人依法受到制裁,这表明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A .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B . 依靠社会舆论的约束和教育的力量 C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D .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10、法律是我们的“保护伞”和“守护人”。因为法律(    )

①维护公共秩序             ②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③维护公共安全             ④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③
11、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市委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惩治犯罪,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③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2、下列属于非强制性规则的是(    )

A .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3、截止2016年3月底贵州警方端掉了40个黑恶犯罪团伙,3800多名涉黑人员被缉拿包括厅级、县处级以上干部几十人落马,他们将接受人民法院的判决。这说明(    )

①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②只有法院才是国家的暴力机关

③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4、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下列说法符合法律特征的有(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全体人民同意才能生效

③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④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5、在我国,邪教活动违反《宪法》、《刑法》,也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规定,这些法律都是(    )

①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②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主要对邪教组织具有特殊的约束力    ④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6、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与法律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两者的区别是(    )

A . 前者由中学生制定或认可,后者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B . 前者不具约束力,后者对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 . 前者只适用于中学生,后者适用于全体社会成员 D . 违反前者不承担责任,违反后者则要受到法律制裁
17、我国法律的本质是(    )

A . 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 . 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 . 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8、下棋“落棋不悔”,足球“越位犯规”,车辆通行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遵循的(    )

A . 规则 B . 程序 C . 纪律 D . 习惯
19、“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则是隐藏的法律”,这句话表明了(    )

A . 道德的作用比法律大 B . 法律和道德互不相干 C . 法律的效果比道德好 D . 道德和法律紧密相连
20、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现在很多人已养成了排队等候的习惯,偶尔有个别人不排队,也会受到其他人的谴责。可见(    )

①要自觉遵守规则                    
②我们在生活中没有自由

③尊重是公德的重要内容        
④尊重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揭示的道理是(    )

A .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B . 没有圆规就无法画圆 C . 违反规则要受法律制裁 D . 社会规则束缚人的发展
22、关于道德或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道德靠舆论、习惯和信念的力量规范人们行为 B . 法律的适用范围要比道德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 C . 法律规范的强制力决定了其作用大于道德规范 D . 只有法律这一行为规范对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
23、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 .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 B . 良好的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 C . 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 D . 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打虎拍蝇”是“反腐”热词,截至2015年4月17日,十八大后落马的“大老虎”共99人,多人已被判刑,其中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因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大老虎”们受到法律的严厉处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2、阅读材料,结合“法律初探”的知识解答下列问

材料一:2015年1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召开会议强调,针对当前食品药品犯罪仍然突出的形势,掀起新一轮食药打假专项整治,组织开展为期一年的“2015食药打假利剑行动”。

材料二:2015年公安部部署打击食药犯罪“利剑行动”以来,突出大要案件侦办,先后统一协调指挥江苏北京等地侦破特大制售有毒有害食盐、广西湖北等地侦破特大非法制售假疫苗案、上海山西侦破特大制售假牛肉案、重庆等地侦破特大制售地沟油等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食品案件,挂牌督办食品药品重大案件200余起。2015年1月至4月,利剑行动中各地侦破食品药品案件5100余起。

(1)公安部开展的“食药打假利剑行动”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2)你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3、关注社会,探究实践。

学完《法律初探》后,七年级召开了“我与法律”的主题班会。

下面事小刚的班会记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不完整部分。

【时政链接】2015年8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六次修正),会议强调“一步到位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城乡“同票同权”。

【法律解读】截至2015年11月25日,广东省立涉黑恶类犯罪案件数同比上升22.50%;破案10968起,同比上升95.72%;刑拘32139人,同比上升46.28%;逮捕19020人,同比上升46.15%.检察机关公诉涉黑恶被告人22340人;法院一审判决涉黑恶被告人19323人。

【感悟收获】班会结束了,它给我留下很多的思考与启迪。

(1)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

(2)材料体现了我们在思品课中所学的哪些知识?

(3)你从中得到的感悟是什么?

三、综合题(共1小题)

1、法治中国正在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让我们听听晓晓的所见所闻,感受法治的力量。

见闻一:在节后上班第一天,“天价鱼”事件,刷爆了网络,2月21日,松北区相关执法部门,认定这是一起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恶劣事件,做出吊销涉事饭店营业执照,对店主罚款50万元等处罚决定。

见闻二: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闭幕会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见闻三:表姐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在她正式参加工作就职时,必须公开向宪法宣誓。

(1)从见闻一可以悟出法律的哪些作用?

(2)见闻二说明什么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3)晓晓想知道表姐就职时必须向宪法宣誓的理由,请你告诉她?

四、问答题(共3小题)

1、为什么说法律具有强制力?

2、法律有哪些作用?我国法律的制定,为什么要体现人民的意志?

3、简述我国法律的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下第四单元9.2法律保障生活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