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2小题)

1、在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的过程中,下列生命活动不会同时发生的是(    )

A .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 . 光能的吸收与转化 C . ATP的合成与分解 D . 基因的突变与重组
2、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
A . 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 B . 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 . 离体状态 D . 导入指示基因
3、在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中,无需激素调节的是( )
A . 组织培养中促使细胞脱分化 B . 制备原生质体时去除细胞壁 C . 组织培养中促进细胞再分化 D . 促使融合细胞形成愈伤组织
4、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培养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调节渗透压 B . 培养基中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 C . 离体器官或组织的细胞通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D . 同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细胞经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基因型相同
5、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是 ( )
A . 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 . 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株 C . 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本的性状 D . 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6、现有两个物种甲、乙(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 )
A . 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 . 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 . 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目的植株 D . 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7、下列事实中,可以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

①利用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育出植株

②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叶肉细胞培育出植株

③番茄体细胞与马铃薯体细胞融合后培育出植株

④利用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单倍体植株

⑤蜜蜂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

A . 只有①④⑤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①②④⑤ D . ①〜⑤全
8、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 B . 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 C . 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 D . 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
9、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A . B . C . D .
10、下图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植物细胞A和B可以是种间细胞 B . ②表示原生质体的融合,包括细胞膜和细胞核膜的融合 C . 诱导再生出细胞壁标志杂种细胞的形成 D . ⑤属于脱分化,是指从愈伤组织培育出杂种植株的过程
11、图为胡萝卜(二倍体)的离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培育形成试管苗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过程中都会发生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B . 愈伤组织的细胞高度液泡化、排列紧密 C . 利用此过程获得的试管苗可能为杂合子 D . 单倍体育种培育胡萝卜的过程中,不可能产生愈伤组织
12、以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其中甲和乙分别表示两种二倍体植物细胞,所含有的染色体组分别是AA和BB。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 图中①过程通常用胰蛋白酶作用,目的是获得原生质体 B . 过程②常使用聚乙二醇作为诱导剂 C . 经过②和③过程形成的c细胞的染色体组一定为AABB D . 该技术流程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二、非选择题 (共3小题)

1、“迷你植物”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下,生长在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等相对密封的空间内的一系列微型植物的总称,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迷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图丙是两种植物激素对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迷你植物”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      
(2)为了保证“迷你植物”的正常生长,容器内装有的凝胶状透明培养基中需要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3)在培育“迷你植物”时,为了有利于嫩枝组织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尝尝需要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添加      。嫩枝组织细胞接种后2﹣5天,若发现其边缘局部污染,可能的原因是      
(4)在图乙中,若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      ;若要获得更多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中两种植物激素的含量应该是      
2、野生马铃薯品种的植株具有较强的抗病、抗虫、抗盐碱、抗寒能力,但块茎不能食用。俄、德、芬兰专家共同做实验研究,用野生马铃薯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培育出了生活能力强的杂交系马铃薯。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②过程依据的原理是      
(2)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2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已再生出细胞壁。可以取样,通过      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
(3)请用文字和箭头表示出④、⑤过程的实验流程      。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入生长素类和细胞分裂素类激素,前者的作用主要是用于      
(4)若想制备人工种子,则需培养至      阶段,取出包裹上人工种皮。利用人工种子繁殖后代属于      
3、科学家用植物细胞杂交方法,将番茄的原生质体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成功地培育出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如图1所示,其中①~⑤表示过程,英文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育种工作者还利用番茄进行了如下三组实验如图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现过程②之前需用      法除去细胞壁。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      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若番茄细胞内有m条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含n条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      条染色体;若杂种细胞培育成为“番茄-马铃薯”植株为四倍体,则此杂种植株的花粉经离体培育得到的植株属于      倍体植株。
(4)如果形成c的a、b原生质体都来自番茄细胞,那么更简单的得到番茄植株f的处理方法是      
(5)若杂种植株在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仅保留番茄的染色体而马铃薯的染色体会不断丢失,采用特异性引物对番茄和马铃薯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得到两亲本的差异性条带,可用于杂种植株的鉴定。图3是用该引物对双亲及4棵再生植株1~4进行PCR扩增的结果。据图判断,再生植株1~4中一定是杂种植株的有(多选)      

(6)图2 Ⅰ过程培育植物体A主要应用了      技术。
(7)用红果多室(Yymm)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Ⅱ、Ⅲ有关实验,则Ⅱ过程中,培育植物体B的方法(Ⅱ)称为      。植物体C的基因型有      。(细胞A为两两融合细胞,写出具体的基因型。)
(8)三种育种得到的植物体A,B,C中一定为纯合体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 选修3 专题2 细胞工程 2.1植物细胞工程 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