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①法律总是维护公民的个人权益
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依法办事
③公民权利需要法律的保障
④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①中学生应学会躲避坏人侵害的本领
②中学生应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③中学生应敢于控告、检举坏人的不法行为,并积极寻求社会各方面的保护
④中学生要自强不息,抵制不良思想和不良诱惑
①拨打“110”电话求救 ②采取自卫行为,实施正当防卫
③忍气吞声,任其侵害 ④到公安、司法部门控告、起诉
①不懂得世界上从来不存在“绝对”的权利
②不懂得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③只考虑个人利益,不去维护国家、集体利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④不懂得权利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
①公民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
②这一小学生的隐私权被侵犯
③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这一小学生不孝,竟然状告父母
①劳动
②保护祖国
③纳税
④受教育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依法纳税和服兵役
③遵纪守法和尊重社会公德
④控告检举违法犯罪
①行使权利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自由行使权利不受任何限制
④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
①每个人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
②不尊重他人,必然被追究法律责任
③合谐社会应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④人格尊严的获得,需要法治的保障
①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决回校学习
②小何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③受到同学欺负的小文找到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④小伟督促做生意的父亲及时交足税款
二、问答题(共2小题)
材料一 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二 我国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谈谈我国宪法和教育法之间的关系。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材料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我们党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材 料二:2013年8月22日,一审公开开庭审理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一案,相关证人出庭作证,被告人亲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及各界群众 一百余人旁听了庭审。微博庭审直播。……被告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此次庭审向公众提供了一个个观察中国司法制度的窗口。中国司法的新气象,彰显法治中国建 设的决心和信心。
在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网络问政、网络反腐”进行了探讨,请你参与其中。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相关材料:
材料一:2013年9月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正式开通,第一时间权威发布重大部署、重要通报及查办的重大案件等。网站在首页显著位置设置12388网络举报版块。一项调查显示,87.9%的网民非常关注网络监督;当遇到社会不良现象时,99.3%的网民会选择网络曝光。回看过往,从一波三折的虎照丑闻到 系列不良社会现象被曝光,网络一次又一次展示出巨大的正能量。
材料二:网络监督和反腐具有大众化和匿名性特点。人们在揭露腐败现象的同时,有时带 有情绪化倾向和从众心理,可能诱发发泄私愤、侮辱诽谤、报复陷害、侵害隐私、泄露国家秘密等违德、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的发生。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麦 克风”,但这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规范网络反腐需要坚守法律底线。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