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近年来,我国东海多次发生赤潮,给东海的渔场、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产生赤潮的原因是()

A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B . 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C . 树木的大量砍伐 D . 海洋石油开采
2、近年来,沙尘暴仍频繁在我国北方发生,严重干扰和危害了人们正常的生活.那么,引起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类盲目地开发森林和草原 B . 北方地区降水量少,常年干旱 C . 环境污染导致植被大量死亡 D . 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锐减
3、白鳍豚是我国长江特有的淡水鲸类,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12中最濒危动物之一。近年来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的原因是(    )
A . 长江水域的严重污染 B . 长江航运的高速发展 C . 渔民的非法捕杀 D . 以上三项都对
4、下列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 . 栖息地和繁殖环境的改变与破坏 B . 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C . 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D . 人类的大量捕杀
5、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   )
A . 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B . 降低汽油的成本 C . 避免铅污染大气 D . 铅资源短缺
6、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A . 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B . 为增加土地资源,腾埋摊涂及填海造地 C . 生活污水不经处理被排向大江或大海 D . 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
7、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 大量燃烧煤气 B . 大量燃烧含锰量很高的煤 C . 大量燃烧含硫量很高的煤 D . 大量燃烧沼气
8、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它们生活的环境组成 B . 生物圈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C .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 . 生物圈包含了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
9、水圈中的生物大多生活在距海平面________以内的水层中(  )
A . 10千米 B . 1千米 C . 150米 D . 50米
10、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   )
A . 森林中的所有树木 B .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 C . 地球上的所有人类 D . 地球及其上的所有生物
11、1998年9月,渤海发生赤潮,导致水质恶化,鱼虾等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给捕捞业和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造成山东烟台.河北.天津等地的养殖业数亿元的损失。发生赤潮的人为因素有:( )
A .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大海 B . 农业化肥流失进入水域 C . 含磷洗涤剂的大量使用 D . 以上各项都是
1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在它的各圈层中我们人类的“立足点”是(  )
A . 大气圈的底部 B . 水圈的大部分 C . 岩石圈的表面 D . 生物圈的各层
13、科学家发现近百年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逐年升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之一是(  )
A . 野生动物大量灭绝 B . 地震海啸频繁发生 C . 淡水资源严重污染 D .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14、分析该漫画的寓意,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最终威胁人类自身 B . 污水净化后再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生生物 C . 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唯一原因是大量排放污水 D . 目前,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唯一的家园,人类应该保护它
15、汽车尾气的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原因之一,这说明(   )
A . 人类能适应变化的环境 B . 人类活动能影响环境 C .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处 D . 变化的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      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为什么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因为这里有维持生命的      、空气和      
3、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了3至8成,导致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一时期的十分之一,往日烟波浩渺的景象不见了,湖底大面积干涸,长满了杂草,鱼、虾等水生生物也大量死亡。干旱所引发的缺水现象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材料二】:“水多了,水少了,水脏了,水浑了”,这是目前我国水利部门不得不面临的“四大难题”。我国拥有的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

(1)从上述材料中可知,水资源的减少直接导致了      生物大量死亡。
(2)干旱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主要是因为水是植物进行      (生理活动)的主要原料。
(3)在农业生产上,最节水的灌溉方式是      
(4)“水脏了”是一种我们生活中较常见的污染现象,发生的原因有:(请写出2条)

      ; ②      

4、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            的上层,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      
5、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成为酸雨多发区,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为探究“酸雨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从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装置中选取两个装置,并同时置于温暖的室内,定期观察并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注:各装置中种子的种类、大小、数量相同)

(1)该小组同学应选择      装置,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      
(2)实验的每个装置都用10粒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      
(3)若A装置中有1粒种子没有萌发,可能的原因是      
(4)如果装置      种子的 萌发数明显少于装置      ,则说明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不利影响。
6、环境污染是批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      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      及生物圈的稳定。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目前,铅污染已成为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隐形杀手”,为探究铅对人体健康是否有影响,科研人员将30只大小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分为三组,实验处理如表.30天后,获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项目/组别

注射剂

剂量

注射方法

检测方法

每千克体重注射10mg

每3天皮下注射一次

每10天检测一次血红蛋白含量

含1.8%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含3.6%醋酸铅的5%葡萄糖溶液

(1)若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为注射剂中是否含有醋酸铅,那么,甲组应注射      溶液.你对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      对小白鼠的健康有影响.
(2)当假设与实验结果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                  (2)
A . 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 . 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 . 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3)根据如图,得出该实验的结论是:

①由甲和乙曲线可知,铅      (能,不能)影响小白鼠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②由乙和丙曲线可知,小白鼠体内铅的含量越高,其体内血红蛋白含量      


2、2010年沙尘暴突袭榕城,整个市区弥漫在黄色的尘埃中,人们甚至发现家里的地板上多了很多细细的尘土。某中学气象观测小组长期利用午休时间监测校园的空气质量。当获知沙尘暴即将来临时,他们组织开展了专题探究活动,以调查沙尘暴对校园空气的污染程度。他们的做法是:准备了一些用于收集空气尘埃粒子的特制载玻片(背面刻有如图甲所示的100个2mm×2mm的小方格,以便计数),收集前在载玻片正面涂上凡士林,以粘住尘埃。

(1)要探究沙尘暴发生前后校园空气的污染程度,应选取收集尘埃时的      (选填“沙尘暴天气的有无”或“载玻片放置的数量”)作为变量。
(2)要对10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比较困难,人们常用“五点取样法”进行抽样计数。为使抽样最具代表性,应选取下列图中(   )所示的五点共20个小方格进行计数。 (2)
A . B . C . D .
(3)图丙是他们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监测空气尘埃粒子数量的统计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的天气状况下,空气中尘埃粒子最多。

(4)该探究中,如果只在某处放置一片特制载玻片来收集尘埃,这种做法是否准确?      。原因是      
3、(图表信息题)下图是一幅漫画,这幅漫画意味着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7-2018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章第一节关注生物圈——环境在恶化 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