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物理 选修1-1 1.3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事例中属于静电应用的有( )
A . 油罐车拖一条铁链
B . 飞机机轮用导电橡胶制成
C . 织地毯时夹一些不锈钢丝
D . 静电复印
2、关于避雷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避雷针避雷是中和云层的异种电荷
B . 避雷针避雷是将云层中积聚的电荷导入大地
C . 为了美观,通常把避雷针顶端设计成球形
D . 避雷针安装在高大建筑物顶部,且必需接地
3、最近,一则“女子自助加油静电起火点燃油枪”的视频被微信疯转
有关加油时静电起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加油时可以通过整理衣服导走静电
B . 通过加油机接地的金属面板进行操作,不会导走身上的静电
C . 加油前可以先通过洗手以消除静电
D . 衣服上的静电产生方式属于接触起电
4、在医疗手术中,为防止麻醉剂乙醚爆炸,地砖要用导电材料制成,医生护士要穿由导电材料制成的鞋子和棉布外套,一切设备要良好接地,这样做是为了



A . 应用静电
B . 除菌消毒
C . 消除静电
D . 防止漏电
5、油罐车后面都有一条拖地的铁链,其作用是



A . 向外界散热
B . 把电荷导入大地,避免由静电造成危害
C . 做为油罐车的标志
D . 发出响声,提醒其他车辆和行人的注意
6、一个验电器原来带少量正电,如果用一根带大量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的张角将


A . 变小
B . 变大
C . 先变小后变大
D . 先变大后变小
7、如图所示,两个互相接触的导体A和B , 均放在绝缘支架上,现将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导体A , 但不接触,若先将玻璃棒移去,再将A、B分开,则A、B的带电情况分别是( )
A . 不带电、带正电
B . 不带电、带负电
C . 不带电、不带电
D . 带正电、带负电
8、如图所示,用金属网把验电器罩起来,再使带电金属球靠近验电器,则下面关于验电器箔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箔片张开
B . 箔片不张开
C . 带电金属球电量足够大时才会张开
D . 箔片张开的原因是金属网罩感应带电产生的电场
9、如图所示,A、B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架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
B . 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C . 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张开
D . 先用手接触一下A端再拿开,然后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上的金属箔片不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张开
10、如图所示为静电除尘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 金属管A和悬在管中的金属丝B应接在高压交流电源上
B . 管A和金属丝B应接在高压直流电源上
C . 距B越近电场越强
D . 距B越远电场越强
11、以下的几种做法中,属于防止静电危害的是( )
A . 油罐车后拖一条搭地铁链
B . 用导电橡胶做飞机轮的轮胎
C . 水泥预制板中装有钢筋
D . 增加印刷厂车间内空气的湿度
12、如图所示,P是一个带电体,N是一个不带电的金属空腔,在哪种情况中,放在绝缘板上的小纸屑S不会被P吸引



A .
B .
C .
D .




二、解答题(共2小题)
1、在燃气灶上常常安装电子点火器,用电池接通电子线路产生高压,通过高压放电的电火花来点燃气体
请问点火器的放电电极为什么做成针尖状而不是圆头状?

2、电业工人创造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超高压带电作业法
利用“绝缘梯”使输电线间的电势差逐渐变小,直到最后使人体的电势与输电线电势相等
试问:


(1)人与输电线电势相等时,为什么没有危险?
(2)超高压输电线周围存在强电场,人靠近输电线时,人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3)工人带电作业时穿着由金属丝和棉纱织成的均压服,有什么作用?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A和B , 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
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把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 选填“会”或“不会”
张开.
步骤二:此时把B向右移动稍许使其与A分开,然后移走C , 待稳定后A、B下部的金属箔都 选填“会”或“不会”
张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