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 . 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 . 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 . 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 . 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 池塘中的鱼 C .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 一个池塘
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 . B . 温度 C . D . 空气
4、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它有一个圈层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这个圈层是(  )

A . 大气圈的底部 B . 水圈的大部 C . 岩石圈的表面 D . 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5、大气圈的空气主要含有(  )等气体.

①氧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氮气  ④氢气  ⑤一氧化碳.

A . ①②③ B . ①⑤④ C . ②③④ D . ⑤④
6、在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

A . 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B . 100米以内的水层中 C . 150米以外的水层中 D . 100米以外的水层中
7、在一个由水稻、蝗虫、青蛙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青蛙杀光,蝗虫的数量变化可以用下列哪个曲线图来表示(  )

A . B . C . D .
8、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 . B . C . 温度 D . 湿度
9、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分解者很少
10、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 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B . 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C . 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 .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11、地衣能在岩石上生长,又能使岩石腐蚀,说明生物体(  )
A . 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B . 都能适应环境 C . 与环境形成统一整体 D . 都能生长和繁殖
12、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生长着一种散发清香的“神农香菊”。若把它移栽到别处,就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
A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 环境能影响生物 C .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 环境能适应生物
13、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与环境中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 . 秋天植物落叶 B . 蛾类夜间活动 C . 苍耳果实的表面生有倒钩 D . 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
14、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现象是(  )
A . 鱼儿离不开水 B . 蚯蚓能疏松土壤 C . 候鸟迁徙 D . 骆驼生活在缺水的荒漠中
15、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不必测量下列哪个环境的湿度( )
A . 灌木丛 B . 草地 C . 水洼 D . 裸地
16、仙人掌的茎变成肥厚的、富含汁液的肉质茎的原因是(  )
A . 抵御动物侵袭 B . 生长的环境缺水 C . 生长的环境寒冷 D . 生长的环境阳光太强
17、黄巢的著名诗句:“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里影响开花的因素是(  )
A . 光照时间 B . 光照强度 C . 温度和湿度 D . 肥料和氧气
18、嘉兴南湖经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以下属于南湖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  )
A . 湖中的鲫鱼 B . 照射到湖中的阳光 C . 湖中的南湖菱 D . 湖中的细菌与真菌
19、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
A . 生态系统 B . 食物链 C . 食物网 D . 生物圈
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B . 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 食物链和食物网一般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 D . 阳光、空气和水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探究实验题:

小华发现家中窗台上的植物叶片偏向窗外一侧,他将花盆转了一个角度,过了几天植物叶片又出现了这种现象。请根据上面的资料完成以下问题。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实验设计:       
(4)得出结论:       
2、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牧草、昆虫、食草鸟、食虫鸟、鹰等动植物。请用你学过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文字和箭头画出食物网。      
(2)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应有哪些成分?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该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4)若由于某种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请在下图中画出牧草死亡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短期内的数量变化曲线。

3、目前,作为家庭摆设的一种球状生态瓶很受人们青睐。该球密封,其内装有河水、2~3条小鱼,底部有泥沙,并生长着一些水草。球体内的小鱼、水草都是活的。请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生态球应放在      的地方。
(2)小鱼和水草都能生存的原因是:水草能够进行      ,为小鱼提供            ;小鱼能为水草提供二氧化碳,排出的粪便等废物被      分解之后,能再被水草利用。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下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池塘内有水草、浮萍、水绵、鱼、虾等生物。

(1)在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3种),消费者是      (2种)。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成分是      
(2)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量沿食物链和      传递。
(3)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4)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      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5)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生产者的      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8-2019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