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导电 B . 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C . 用铅笔写字 D . 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单质的下列用途与这一性质有关的是(    )

A . 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B .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 . 用碳素笔书写重要文件和资料 D . 用石墨为主要原料制铅笔芯
3、下列现象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 . 10g水受热变成了10g水蒸汽 B . 50mL水中加入50mL酒精,总体积100mL C . 5g蔗糖溶于95g水中,总质量为100g D .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4、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

A . 只含有碳、氢、氧元素 B . 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 . 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 D . 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 该反应共涉及四种原子 C . 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类没有发生变化 D . 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6、碳元素有金刚石、石墨和无定形等多种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黑色固体 B . 碳原子的排列反式都相同 C . 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D . 都能使红墨水褪色
7、下面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B . 二氧化碳在高压低温下能变成“干冰” C .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色
8、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

A . 冬天,某村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 B . 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 C . 夜间室内有煤气泄露,可立即开灯检查 D . 室内放置一大盆水,不可防止煤气中毒
9、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 . m的值是1 B .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
10、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以提醒人们预防煤气泄露.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反应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SO3 B . SO2 C . CO D . H2SO4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用下列物质:氧气、一氧化碳、干冰、二氧化碳完成空格:

①能用于灭火的是      

②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的景象.产生该景象的物质是      

③吸烟有害健康.主要是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      

2、用相应的符号、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

①两个碳酸根离子      ;②三个氦原子      ;③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④氢氧化钙      ;⑤+4价的硅的氧化物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3、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是某学生在一次作业中书写的,请你判断它们是否正确,如有错误,请分别指出,并加以改正.

①H2O H2↑+O2↑     ②2HgO Hg2+O2↑     ③C+O2 CO2

(2)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①       C2H2+       O2        CO2+       H2O

       CuSO4+       NaOH=       Na2SO4+       Cu(OH)2

(3)体育课上,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产生了较多乳酸(C3H6O3),使人肌肉酸痛,经过一段时间放松,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酸痛感消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为①、②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4)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不变浑浊的可能原因是      

(5)如果集气瓶中CO2不能收集满,可能的原因是      

(6)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 , 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①2NaHCO3 Na2CO3+H2O+CO2↑②NH4HCO3 NH3↑+H2O+CO2

如果需要从上述两个反应中选择一个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你的选择是      ,理由是      

5、如图是某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


(1)在此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哪些现象?玻璃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      色,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写出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此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      ,说明一氧化碳具有      性,可用来冶炼金属.

(4)该实验装置有何不足之处?      会造成什么后果?      应如何改进?      

6、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尼古丁的化学式为:C10H14N2

①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②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提示: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钙;与氢氧化钠生成水和氯化钠)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刚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洁的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谁的结论正确      ,请你谈谈导致另一种结论错误的原因:      

(3)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你认为正确的结论:      

(4)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是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 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及盐酸的挥发忽略不计).试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已知X是有毒且不溶于水的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Z是不溶于水的固体,X、Y、Z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是:      ,Z的化学式是:      

(2)写出Y转化为Z的化学方程式:      

(3)“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气体X、Y都含      元素,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请举出X、Y性质不同的一个例子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届甘肃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