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2章第4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同步测试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在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用“橘在淮南则为橘,橘在淮北则为帜”来巧妙的反击了楚王,你知道这句话反映了什么样的生物学道理吗?( )
A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 .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D .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2、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 缺氮时植株矮小
B . 秋末有的树木纷纷落叶
C . 蝗虫具有保护色
D . 鹿、兔遇到敌害时快速奔逃
3、蚯蚓学会走迷宫,其意义是( )
A . 有利于对环境适应
B . 强健肌肉
C . 蚯蚓喜欢游戏
D . 先天性本能,没什么意义
4、枯叶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基本一致,这体现了(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生物能影响环境
C . 环境能影响生物
D . 生物依赖环境
5、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这些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有利于( )
A . 苍耳进行光合作用
B . 苍耳躲避不良环境
C . 苍耳扩大分布范围
D . 苍耳进行呼吸作用
6、下列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
A . 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B . 鲫鱼体色与水的颜色保持一致
C . 生活在雪地的北极熊的毛为白色
D . 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
7、下列现象中,属于与温度变化相适应的现象是( )
A . 蛾类夜间活动
B .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C . 蛇的冬眠
D . 仙人掌的根系特别发达
8、冬天青蛙要冬眠( )
A .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 青蛙不适应寒冷环境
C .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 生物要休息
9、“如果你去天山,从山脚往上爬,超越天山雪线以上,就可以看见青凛凛的雪的寒光中挺立着一朵朵玉琢似的雪莲”,从这段话可知雪莲生长的环境是( )
A . 低寒山区
B . 干旱的地方
C . 高寒山区
D . 寒冷的湖泊
10、下列结构特点不能增大表面积的是( )
A . 根尖成熟区外的根毛
B . 小肠内表面的皱襞
C . 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
D . 肺内有无数个肺泡
11、下列各项表示动物与其栖息环境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东北虎﹣沙漠
B . 企鹅﹣草原
C . 丹顶鹤﹣湿地
D . 乌贼﹣森林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原因是( )
A . 鼻黏膜内的嗅细胞受到了损伤
B . 嗅觉中枢具有适应性
C . 嗅觉的产生是在大脑皮层,传导神经受到了损伤
D . 属于人体的过敏反应,应该及时就医
13、下列哪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
A .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 . 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
D . 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14、钓鱼岛上海风强,岛上植物长得又矮又粗壮,这体现了( )
A . 生物依赖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15、鱼生活在水中,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现象最好的解释是生物能够( )
A . 适应环境
B . 依赖环境
C . 改造生物
D . 影响环境
16、长期的进化使生物以多种方式适应环境而生存.下列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 . 莲藕茎内有很多气道
B . 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C . 北极熊的体色是白色
D . 人的皮肤出现白化现象
17、枯叶蝶的翅膀颜色和枯叶的颜色很像,不容易被敌害发现,这体现的是( )
A . 生物影响环境
B . 生物适应环境
C . 生物改变环境
D . 环境适应生物
18、苍耳果实的表面有许多钩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以钩挂在动物的毛皮上,有利于它的繁殖和分布
B . 是一种自我保护,防止动物取食,有利于生存
C . 是一种特殊的表现而已,没有实际作用
D . 吸引其他动物来帮助它繁殖,扩大分布范围
19、“生活在寒冷的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说明了( )
A . 生物适应环境
B . 生物改变环境
C . 生物影响环境
D . 生物依赖环境
20、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的一项是( )
A . 冬天青蛙钻井泥里冬眠
B . 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
C . 秋天木棉落叶
D . 缺乏肥力,农作物长得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