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生物冀教版八年级上册3.4.1《呼吸作用》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是( )
A . 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 . 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D .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
2、取甲、乙两个瓶子,甲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两瓶分别用橡皮塞塞严,放在温暖的地方.一天后把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两瓶内,观察到( )
A . 甲瓶火焰熄灭,乙瓶不熄灭
B . 甲、乙两瓶火焰都熄灭
C . 甲瓶火焰不熄灭,乙瓶熄灭
D . 甲、乙两瓶火焰都不熄灭
3、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能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 . 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
B . 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
C .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
D . 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
4、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 . 根
B . 茎
C . 叶
D . 每个活细胞
5、呼吸作用的产物是( )
①水②二氧化碳③氧气④淀粉⑤无机盐⑥能量
A . ①②⑥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⑥
D . ①②⑤
6、玉米叶片上的气孔放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细胞内的(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细胞核
D . 细胞壁
7、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 .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B .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C .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8、呼吸作用对植物体本身的重要意义是( )
A . 分解有机物
B . 释放能量
C . 与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D . 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合作用是呼吸作用的条件
B . 光合作用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进行
C . A、C都正确。
D . 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条件
10、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原因主要是植物下部叶片 ( )
A .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B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旺盛
C . 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D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微弱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如图,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试验开始时阀门是关闭的.过一段时间后,往瓶内注入清水,打开阀门,使瓶内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请分析:
(1)该试验过程中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这种变化的气体是 。
(2)科学试验证明:这种气体是种子里的 被分解时产生的,同时还产生了 。
2、某校生物探究小组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1)造成ab段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生理过程是 ,进行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植物细胞内的 。
(2)在bc段,该装置内氧气的浓度变化是 。
三、资料分析题(共1小题)
1、今年3月27日,你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吗?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本届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理念的世博会,也是第一个“无烟世博会”。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 ,并释放出 气体。
(2)一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 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 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 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3)吸烟不仅违背“低碳”的生活方式,而且主要对人体的 系统造成严重危害。
(4)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说一例即可)
。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装置图A 装置图B
(1)设计图A实验装置所探究的问题是 ;实验进行一段时间以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 ;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会出现水珠,其主要是由于水分通过叶片上的 向外散失凝聚而成的;选用黑色塑料袋,是为了避免植物因进行 作用而影响实验效果。
(2)装置图B中是18世纪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的一个有名的实验。据此实验他得出的结论是植物能够更新因为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请你大胆地推测普利斯特利随后可能探究的问题是 。
2、下图表示在某晴天的上午,将一盆植物的部分枝叶用干燥的透明塑料袋罩住,扎紧袋口并置于阳光下。请回答

(1)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植物 作用的结果。
(2)下午打开袋口,迅速将一根带有火星的卫生香伸人袋内,观察到卫生香复燃,说明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
(3)傍晚换上黑色不透光的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此时袋内含有较多的 (气体),该气体是通过 作用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