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我国一角钱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
A . 2.4微米 B . 2.4毫米 C . 2.4厘米 D . 2.4分米
2、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在运动会的铁饼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
A . 偏大 B . 偏小 C . 不变 D . 不能确定
4、要测一拇指粗细、长短的柱形金属块的体积,现有足量的水和表中所示的量筒可供选择,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上考虑,应选用的量筒是(  )

选项

A

B

C

D

量程(毫升)

10

50

100

200

分度值(毫升)

0.2

1

2

5

A . A B . B C . C D . D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 B . 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 C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D .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
6、使用刻度尺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 . 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C .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D . 记录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清单位
7、下列物体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 . 自行车 B . 生石花 C . 冬眠的青蛙 D . 冬天的树
8、糖醋蒜头有酸甜味,说明(  )
A . 大蒜的细胞不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B . 糖和醋并没有进入细胞内 C . 糖和醋都是细胞需要的物质,所以都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D . 细胞已死,细胞膜失去控制能力
9、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会复原失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  )
A . 细胞膜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线粒体
10、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
A . 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 . 目镜选用“5×”,物镜选用“1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50倍 C . 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视野变暗 D . 向左上方移动玻片——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11、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少的显微镜是(  )

显微镜序号

A

B

C

D

目镜

10×

15×

20×

物镜

40×

10×

45×

A . A B . B C . C D . D
12、蓝蓝喜欢吃老家的山珍,她想把这些山珍的种子要回去试种,不可能要到种子的是(  )
A . 银杏 B . 蕨菜 C . 板栗 D . 黄花菜 
13、如图所示的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①表示细胞分化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B . ①过程产生的细胞和原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C . ②过程产生的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 D . 生物体通过①过程和②过程形成组织
14、下列属于动物组织的是(  )

①上皮组织 ②保护组织 ③营养组织 ④结缔组织

A . ①和③ B . ①和④ C . ②和③ D . ②和④
15、一说到杜鹃,你首先想到的是杜鹃鸟还是杜鹃花?动植物界同名现象并不少见,它们虽同名但结构却差异很大。杜鹃花没有而杜鹃鸟具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 B . 组织 C . 器官 D . 系统
16、在对哺乳动物进行分类时,有些同学将“牛、马、羊”分为一类,将“虎、豹、狼”归为一类,分析同一组内动物的共同特点,猜想它们的分类依据是 (  )
A . 是否身上被毛 B . 生活环境是陆生还是水生 C . 幼体是否哺乳 D . 以植物为食还是以其他动物为食
17、蜘蛛属于下列哪一类动物(  )
A . 节肢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爬行动物 D . 腔肠动物
18、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中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呼吸器官的是(  )
A . 哺乳动物 B . 两栖类 C . 鱼类 D . 鸟类
19、关于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B . 根、茎、叶中都有输导组织 C . 比苔藓植物高等,不是用孢子繁殖而是用种子繁殖 D . 煤的形成与距今2亿多年前的高大蕨类植物有关
20、草履虫通过图中哪一结构进行气体交换(  )

A . ①收集管和伸缩泡 B . ②细胞质 C . ③表膜 D . ④口沟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且很疲劳、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上述信息中,从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估计”属于      ,要求该同学测量体温的目的是      

2、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      ,若是凹形液面,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俯视读数,所测得液体的体积比实际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量筒内的液体的体积是      


3、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量程一般是      。有一支用完后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4 ℃,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2 ℃,体温计的示数为      ;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8 ℃,体温计的示数是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诗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
(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就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      作出一定的反应。

(2)“蛙鸣求偶”是世代相传的一种性状,这反映了生物具有      的特征。

(3)青蛙通过求偶产生的卵,经过蝌蚪、幼蛙,发育成为蛙,说明生物能      ;长大后并不是所有的青蛙的样子都是一样的,这说明生物后代之间存在一定的      

5、人口腔上皮细胞与杨树叶肉细胞相比,缺少                  三部分。其中,人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杨树能,主要是因为      的作用。

6、我们的校园里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如图甲是同学们根据校园中几种常见植物的叶片的特征编成的检索表,图乙是拍摄的植物叶片图片:

(1)若图片A代表的植物是桂花,则方框中应补全的分类特征是      

(2)根据检索表,可以知道图乙中的图片C所代表的植物是      

7、根据动物体内有无      ,可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其中蝗虫属于      动物中的      门、      纲。

8、在生物圈中,最高等的植物是      ,最高等的动物是      ,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都是      

9、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C“古道西风瘦马”;D“两个黄鹂鸣翠柳”;E“春蚕到死丝方尽”;F“海阔凭鱼跃”。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写出下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量筒、足够多的水,一定重的铁块和细线,测量某一木块的体积(忽略木块吸水),操作的步骤如下:

A.往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并记录下水的体积V1

B.用细线拴住铁块,轻轻放入量筒内水中,并使之全部浸没,记下铁块和水的总体积V2

C.取出铁块,用细线把铁块和木块捆在一起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记下此时的总体积V3

D.计算出木块的体积。

(1)以上步骤中多余的是      (填步骤前的序号)。

(2)由图可知,V1      毫升,V2      毫升,V3      毫升。

(3)写出求木块体积的公式,即V=      毫升=      厘米3

2、图1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的放大仪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视野中有污点影响观察,李逵转动[1],发现污点不动,说明污点有可能在[      ]      或玻片标本上。

(2)李逵发现视野太亮刺眼,他可以使用[      ]调节光线变弱。

(3)李逵发现将原来使用的“5×”目镜和“10×”物镜的显微镜,调整为“16×”目镜后,原来的图像变模糊了,此时他应该使用[      ]。此时显微镜放大倍数是      倍。

(4)根据图2甲图,物像偏了,李逵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3、青蛙的一生中有三种呼吸器官:鳃、肺和皮肤。张浩同学为了研究青蛙的生活习性,从菜场买来与青蛙生活习性类似的牛蛙来进行实验。将两只大小基本相同的牛蛙,分别放在干燥的木桶里和盛满水的木桶里(木桶的大小相同,木桶用带小孔可透气的盖盖住),投放相同的饲料,结果三天后,发现两只牛蛙都死了,请回答:
(1)你认为,两只牛蛙死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2)如果有第三只牛蛙让张浩再增加一组实验,那么他应该怎么做?

(3)在张浩的实验设计中,还存在什么主要缺陷?

(4)青蛙的呼吸器官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