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空气成分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    B . 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固体 C . 溶液中可以含有多种溶质    D . 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榨果汁    B . 切西瓜    C . 拉钢筋    D . 酿米酒
4、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 禁止燃放鞭炮     B . 使用清洁能源    C . 乘坐公交出行    D . 将废电池填埋
5、如图基本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取固体粉末   B . 测溶液pH值 C . 读液体体积     D . 熄灭酒精灯
6、如图为粒子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7、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近似pH如下表所示,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物质

牙膏

桔子汁

厕所清洁剂

鸡蛋清

pH

9

3

1

8

A . 牙膏    B . 桔子汁    C . 厕所清洁剂    D . 鸡蛋清
8、下列不是氢氧化钠俗名的是(   )
A . 苛性钠    B . 纯碱    C . 火碱    D . 烧碱
9、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CO2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是碳的化合物 D . 在高温条件下,碳能使CO2转变成CO
10、有关媒体报道:我国发现了超级金属“铼”,铼是制造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单晶叶片的关键金属,如图是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元素名称为铼    B . 元素称号为Re C . 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D . 原子序数为75
11、把X、Y、Z三种光亮的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盐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无变化;再把X插入Z的盐溶液中,X表面无变化,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 Z>X>Y    B . Z>Y>X    C . X>Y>Z    D . X>Z>Y
12、在H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4    C . +5    D . +6
13、某高钙牛奶中富含蛋白质、糖类、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误食重金属盐可喝鲜牛奶解毒    B . 蛋白质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C . 糖类由C、N、O三种元素组成    D . 人体缺钙易引起甲状腺肿大
14、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 清除可燃物 C . 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 . 隔绝空气
15、下列做法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B . 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迅速用水浇灭 C . 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用水浇灭    D . 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轻的是(   )
A . 浓硫酸    B . 浓盐酸    C . 氢氧化钠    D . 氯化钠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检验某集气瓶中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B

验证稀盐酸与NaOH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N2中少量的H2

将气体依次通入灼热CuO和浓硫酸

D

稀释浓硫酸

将水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A . A    B . B    C . C    D . D
18、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 . BaCl2  NaCl  CuSO4  NaOH    B . Na2CO3  CaCl2  HCl  K2CO3 C . Na2CO3  KCl  CaCl2  H2SO4    D . Na2CO3  BaCl2  HCl  K2SO4
19、如图中的图像与对应变化关系不相符的是(   )
A .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镁片和锌片 B .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 C . 向一定量碳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 .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钠原子      
(2)磷元素      
(3)铵根离子      
(4)两个二氧化硫分子      
(5)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①氩气  ②硝酸钾  ③肥皂水  ④钛合金  ⑤氧化钙

(1)可用于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是      
(2)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3)可用于填充霓虹灯的是      ;  
(4)农业上用作复合肥的是      
(5)医疗上用于“人造骨”的是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目前,石油资源的匮乏使人们不断研究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世界上首座熊猫外形的光伏电站在我国山西大同正式并网发电,电站由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      。工业上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      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
(2)某燃料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燃料一定含      元素。
(3)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工业制取单晶硅的反应为:2Mg + SiO2 Si + 2MgO,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4)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从环保角度分析,氢能最突出的优点是      
2、南宁市地铁1号、2号线已经开通运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地铁的建设广泛使用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元素      (填元素名称)。
(2)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情况铁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填序号)。

①部分浸没在海水中    ②在潮湿空气中    ③浸没在植物油中

(3)向AgNO3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      ;滤渣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3)M、N分别是乙溶液t3℃时的两种状态,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

M      N(填“=”、“<”或“>”);

(4)若将丙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时,一定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填序号); (4)
A . 溶解度      B . 溶质的质量      C . 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到t1℃,则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填“甲”、“乙”或“无法判断”)。
4、乙醇(俗称酒精)是可再生能源,利用农作物秸杆生产乙醇(C2H5OH)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发酵罐中,葡萄糖(C6H12O6)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6H12O6   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      
(2)乙醇汽油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石油资源,还可以减少      
(3)乙醇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中溶剂是      
(4))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四、推断题(共1小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6种物质,分别由Cu、Ba、Na、H、C、O、S、Cl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A的固态可用于人工降雨,C物质含Na元素,E的溶液呈蓝色,E和F反应的生成物为两种沉淀。物质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注:图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忽略,“—”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固态叫做      
(2)B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色;
(3)写出C、F的化学式:C      ;F      
(4)写出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通过学习,你已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若选B装置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      
(3)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C相对于B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4)某同学用E、F装置收集一定量的氢气,装置接口连接的顺序为      (填接口字母),量筒的作用是      

六、科学探究题(共1小题)

1、              
(1)在学习碱的性质时,同学们发现碱溶液都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水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      (填离子符号)。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有位同学不小心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经验证该瓶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如何将这瓶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除去呢?

(设计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杂质已除去

方案二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NO3)2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杂质已除去

方案三

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过滤

有白色沉淀生成

杂质已除去

上述实验操作中所用试剂正确的是方案      

该实验小组用符合题意的试剂进行了实验。小张提出质疑,杂质是否已经完全除去?于是他取适量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继续加入所用的符合题意试剂,观察到      的现象,说明杂质没有完全除去。

(2)(归纳总结)

氢氧化钠必须      保存。

(3)同学们针对上述三个方案认真讨论后得出,要除去物质中含有的杂质, 选用试剂应考虑的因素有:不与所需物质反应、      、试剂要适量。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食用小苏打含有NaHCO3外还含有少量NaCl。为了测定某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一定量该样品于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到104.4g溶液,再向其中滴加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得到200g溶质质量分数3.1%的不饱和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请计算:

(1)NaH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生成CO2的质量为      g;
(3)该食用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