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滴加液体 D . 过滤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稀释: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慢慢注入浓硫酸里 B . 蒸发:做粗盐提纯实验时,当蒸发皿中开始出现固体时停止加热 C . 形成:将少量酒精、面粉、蔗糖分别加入水中均能形成溶液 D . 配制: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对下列生活中的现象或做法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现象或做法

解释

A

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

肥皂水呈碱性

B

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渍

洗洁精能溶解油渍

D

废旧电池不随意丢弃而要回收利用

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节约金属资源

A . A    B . B    C . C    D . D
4、下列与常德特色有关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门柑橘榨汁    B . 桃源沙里淘金    C . 鼎城桂花飘香    D . 澧县葡萄酿酒
5、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C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7、下列有关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B . 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变大 C .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D .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8、2018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的第九届世界城市论坛上,常德分享了“海绵城市”建设﹣﹣水治理的成功经验,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 . 工业上应该对废水做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后再排放 D .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9、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 . 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B . 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C . 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    D .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
10、在加热条件下,铜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O3(稀) 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N2O    B . NO    C . NO2    D . N2O5
11、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舌尖上的中国》很受观众欢迎,该节目“第三季”深度讨论了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下列有关食物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用小苏打做发酵粉焙制糕点    B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 C . 霉变的大米用水清洗后食用    D . 大量采用油炸方式制作食物
12、含碳元素的物质间发生转化:C CO CO2 H2CO3 , 其中碳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是( )
A . ②    B . ①②    C . ③    D . ①③
13、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 . CuSO4、KNO3    B . KCl、NaCl    C . AgCl、NaNO3    D . NH4NO3、NaCl
14、在含有大量Na+、OH、SO42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是( )
A . NH4+    B . Ba2+    C . Cu2+    D . K+
15、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 . ①④⑤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⑤    D . ②④⑤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硫原子      
(2)生石灰      
2、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请从化学的视角分析下列有关问题并填空:
(1)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工具使用了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是      (填化学式);
(2)据《湖南日报》报道:“黔张常“铁路预计2019年底建成,建成后,湘西北将逐步跨入“高铁时代”。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铁,钢铁属于      (选填“合成材料”、“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防止钢铁制品锈蚀的方法有      (任写一种);
(3)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但是生活中环境污染的情况依然存在,其中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有害气体和      。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塑料制品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大量废弃塑料带来的“      ”异常严重,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4)为了合理膳食,生活中把榨好的蔬菜汁放到面粉中,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有      (任写一种);
(5)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CO(NH2)2]属于      (选填“氮肥”、“钾肥”或“磷肥”)。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可以除去水中溶解的一些杂质和异味的设备是_____(填字母); (1)
A . 过滤池   B . 吸附池    C . 清水池
(2)检验上述所获取的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来区分,生活中可以通过      降低水的硬度;
(3)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过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1 , 含铜<1.0mg·L1 . ……其中的“铁、铜”指的是_____(填字母) (3)
A . 原子      B . 分子   C . 元素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填字母); (1)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核外电子数不同
(2)1869年,_____(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2)
A . 侯德榜     B . 门捷列夫   C . 拉瓦锡
(3)我国的稀士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

(3)
A . 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 . 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P点表示的意义      
(2)t1℃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当A中混有少量的B,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4)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6、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不足的地方,应如何改进: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      (填“a”或“b”)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如图是A、B、C、D、E五种不同类别物质卡片组成的“化学拼图”,相邻两张卡片所标的物质(或其溶液)间能发生反应。

(1)若D与E能发生反应,则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若C为氧化铁,写出C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E为碳酸钠,将二氧化碳通入E溶液时,可化合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反应物有      种;
(4)若甲+乙→盐+水,从初中化学知识的角度,根据图判断,一定符合条件的组合是      (填序号)。

①A+B   ②A+C   ③C+D  ④A+E  ⑤A+D   ⑥D+E

四、简答题(共1小题)

1、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形与食盐相似。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并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五、实验题(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对稀盐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异常”现象。

现象一:向试管中加入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然后振荡试管,发现红色消失。

(1)(提出问题)红色为什么会消失?

(猜想)①氢氧化钠溶液的量少了;②酚酞溶液的量少了;③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pH<8.2的溶液里为无色的内酯式结构,当pH>8.2时为红色的锟式结构;在碱性介质中很不稳定,它会慢慢地转化成无色羧酸盐。

(实验探究)根据上述“猜想”进行如下探究

①取4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②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滴入4~5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消失;

③取2mL同浓度氢氧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滴入2~3滴酚酞溶液,振荡后红色没有消失。

结论:猜想      正确。

(继续实验)取一定体积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3滴酚酞溶液,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直至红色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2)现象二:向碳酸钠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立即产生气泡;而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开始没有气泡,过一段时间后才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碳酸钠溶液刚开始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收集证据)分别收集实验过程中不同阶段消耗盐酸的质量与生成CO2的质量,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合作交流)

①图1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②图2中从B点开始的变化关系与图1完全重合,据此我们可以判断碳酸钠溶液刚开始和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OB段所示),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基于以上“异常”现象,你能提出的有价值的见解是      (任写一点)。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0.74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常德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