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1小题)

1、在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 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 . 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 . 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2、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 . 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 . 40℃时,将30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5% D . 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3、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
A . 碳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高温加热    B .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C . 将活性炭加入红墨水中震荡    D .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4、如图为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B . 图中的甲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C . 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 物质丙由六个原子构成
5、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 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    B . 用于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 C . 用醋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 . 氢气作高能燃料
6、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a,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B . 在水中加入少许稀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C . 电解水实验表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 目前通过电解水获得氧气,成本高、效率低
7、归纳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小红同学用图表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乙和丙,不包含丁(如图所示)。下列表格中的各组物质不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

选项

A

黑色固体

木炭

二氧化锰

高锰酸钾

B

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C

溶液

糖水

生理盐水

泥浆

D

化石燃料

石油

酒精

A . A    B . B    C . C    D . 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分别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会逐渐减小 B . 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来,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为保持腊肠肉质鲜美,添加过量亚硝酸钠
9、下列试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试验方案

A

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

溶解,过滤,蒸发

B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C

除去硫酸钾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镁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D

鉴别化肥KNO3和NH4NO3

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触摸试管外壁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 . 向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中不断加水 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 在密闭容器中,镁带燃烧前后固体质量的变化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定质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小组同学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和硝酸亚铁    B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 . 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和银,可能含有锌    D . 滤渣中一定含有锌、铁、银

二、填空题 (共4小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应注意营养均衡,膳食合理,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_________不足而引起的。(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 维生素             B . 油脂              C . 蛋白质
(2)“XX糕点”主要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请根据下表回答:

营养素

蛋白质

油脂

糖类

β-胡萝卜素(维生素类)

碳酸钙

每100g糕点含有

48g

20g

40g

4.5mg

400mg

①所含营养素中属于无机盐的是      (填名称)。

②正常情况下,成人每日摄入的的油脂不应超过60g,由此计算,成人每日食用的糕点量不应超过      g。

(3)汽车、高铁、飞机等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工具。

①汽油是汽车常用的一种燃料,将石油加热,利用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汽油,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铝合金是制造高铁,飞机的常用材料,这主要利用了它的      性能。(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密度小,强度好      

B.密度大,硬度大        

C.熔点低,硬度小

(4)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为C15H10N2O2)。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是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②二甲苯烷二异酸酯中氢、氧两元素的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5)暑期就要到了,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

①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      (填物质名称)。

②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来涂抹止痒。(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食盐水         

B.牛奶           

C.牙膏或肥皂水

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根据下表回答有关问题: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   C

  碳

12.01

7   N

  氮

14.01

8   O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__________。(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 Na、Cl      B . C,Be       C . F、Cl        D . Cl、Ar
(2)由第7号元素和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当 时,该粒子的符号为      
(4)钠、氯、氧三种元素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4的化合物,则此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5)
A . NO和O3       B . CO和N2        C . SO2和CO2           D . NH4和H2O
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一氧化二氮(N2O)是无色有甜味的气体,因能致人发笑,故称“笑气”。它可由NH4NO3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产生,同时生成水、一氧化二氮能溶于水、乙醇等。在室温下稳定,有轻微麻醉作用。它在一定条件下能支持燃烧,因为它在高温下能分解成氮气和氧气。它与沸腾汽化的钾、钠等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硝酸盐,在高温条件下,一氧化二氮也可以氧化有机物。需要注意的是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它的效果是二氧化碳的296倍。

(1)一氧化二氮的物理性质有(任写两条)            
(2)写出由NH4NO3分解产生一氧化二氮的化学方程式      
(3)关于一氧化二氮的叙述正确的是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一定条件下具有氧化性   

B.常温下是一种支持燃烧的气体

C.室温下不稳定   

D.是一种室温气体

4、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李丽同学设计了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C所示),装置中出现了一处错误,你的纠正方法是      。该装置的发生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利用图A所示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镁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为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且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在上述装置中选出最佳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编号)。

三、推断题 (共1小题)

1、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他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省略)。A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C是常用的食品干燥剂;E是配制波尔多液的主要成分之一,其溶液为蓝色;F也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且由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俗名为      
(2)由B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物质D的一种用途      
(4)若E、F反应能生成蓝色沉淀,且F中的阳离子是K+ , 则F的化学式为      
(5)上述反应中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四、实验题 (共1小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获得两包制作“跳跳糖”的添加剂。一包是柠檬水晶体,另一包是标注为钠盐的白色粉末。将少量柠檬酸和这种白色粉末溶于水,混合后产生了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为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1:碳酸钠;猜想2:碳酸氢钠;猜想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均呈碱性;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1)(实验探究)小亮,小刚分别对有关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亮

将白色粉末溶于水后pH试纸测定其酸碱度。

pH      (填“>”或“<”或“=”)7。

溶液呈碱性,猜想1成立。

小刚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试管A中有水珠产生,试管B中液体变浑浊。

猜想2成立,试管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质疑)

①小红认为小亮的实验结论错误,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②小明认为小刚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猜想2成立,理由是      。(用文字叙述)

(3)(实验探究2)

为了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化学成分,小威称取10g白色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mg。通过计算并分析实验数据确定猜想3成立,则m的取值范围为      (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4)(结论分析)

探究后他们查到该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那么你认为白色粉末中的碳酸钠是如何产生的?写出产生碳酸钠的化学方程式      

五、计算题 (共1小题)

1、某钢厂实验室为测定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将矿石粉碎(其中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赤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      
(2)该锅厂用上述赤铁矿石1900吨来生产生铁,则理论上能生产杂质5%的生铁质量为多少吨。
(3)求上述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