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章基础实验2二氧化碳的制法和性质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 )
A . 比空气大
B . 比空气小
C . 与空气相等
D . 无法判断
2、据报道,某网吧由于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现场除三位学生外无一生还.这三位学生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边卧在地上向外爬行.他们逃生主要是利用了( )
A .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
B .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
C . 卧在地上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
D . 地面附近有毒气体较少,而湿毛巾可以防止灼热的空气烫伤呼吸道并吸收毒烟.
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 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 . 将二氧化碳倾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
D . 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会变成( )
A . 红色
B . 紫色
C . 蓝色
D . 无色
5、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跟它的物理性质有关,也跟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 . 人工降雨
B .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 灭火
D . 用作化工原料
6、下列性质中,与二氧化碳灭火无关的是( )
A . 它能溶于水
B . 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燃烧
C . 它的密度比空气大
D . 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
7、实验室用双氧水催化分解制氧气和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 . 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 . 前者用排水法收集后者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D . 所用药品的状态完全相同
8、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连接装置 ③加入大理石 ④加入稀盐酸 ⑤收集 ⑥验满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①②③④⑤⑥
B . ②①④③⑤⑥
C . ②①③④⑤⑥
D . ②③④①⑤⑥
9、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
B . 反应条件相同
C . 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 . 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0、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B .
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C .
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D .
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11、鉴别
、CO、
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 )


A .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 . 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12、“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常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该方法的优点是没有能耗
B . 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
C . 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D . “反应、分离”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
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二氧化碳可用于制碳酸类饮料
B .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用于人工降雨
C .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14、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A . 氢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氧气
D . 氮气
1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只占 ,但它是 作用中并不可少的物质之一.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变成固体,俗称 .
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仪器名称:
a: b: c: d:
(2)瓶b中装的固体药品是 ;仪器a中装的液体药品是 ;
(3)该收集气体的方法称之为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 ,要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已经收满,采取的措施为 。
3、二氧化碳本身 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 试验.
4、有以下四种装置:
从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成符合要求的成套装置.
(1)用 和 组合成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用该装置制氧气,待实验结束时应先将 ,然后再 .
(2)用 和 组合成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若需要在实验过程中随时加入盐酸,需要在装置中添加 (填仪器名称).
5、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装置回答:
(1)欲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装置是 ,有关化学方程式为 ;
(2)一同学利用装置C验证制得的气体时未看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 ;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还应用到装置 ;
(4)要吸收反应多余的二氧化碳最好使用装置D而不用装置C,是因为 .
2、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 .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除发生装置外,还应选用D装置,并在该装置中盛放 (填写试剂名称).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端进入(填“b”或“c”).
(2)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 .
3、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小森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在一种无色液体中加入一种白色粉末,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1)写出白色粉末与无色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 反应)
(2)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方案如下:
猜想 | 实验步骤 | 现象结论 |
猜想: 气体可能是 |
|
|
4、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问答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该装置中缺少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 ,观察火焰是否熄灭.
5、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a 、b .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A和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