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诗词五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二、书写(共1小题)
|
|
|
|
|
|
东篱 |
不胜簪 |
提携 |
折戟 |
梦魂 |
殷勤 |
三、综合性学习(共2小题)
中国一直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先秦时期,诗歌是外交答对的基本凭借;到了汉代,“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唐代以后,诗歌的写作成为登科入仕的基本科目。而现在,通过《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使我们对诗歌产生了更深的情感。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仇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让心境宁静温暖。
示例:专题学习内容:渊明与酒
专题学习任务:搜集阅读陶渊明与酒相关的诗文,探究“酒”与陶渊明文化性格的关系以及“酒”在陶渊明生命中的意义。
上联:刘禹锡陋室读经,苔痕上阶绿
下联:陶渊明 ,
四、句子默写(共1小题)
五、诗歌鉴赏(共4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苏秀道中
(宋)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① , 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②。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③心!
【注】①霖:一连数日的大雨。②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③望岁:盼望丰收年成。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
邯郸①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②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代县名,即今河北省邯郸市。②驿里:驿站,客店,古代传递公文或出差的官员途中歇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