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江苏省南京十八中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①在地窖、枯井内CO2含量会比较高
②CO2比CO多一个O原子
③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吸收O2并放出CO2
④CO2不可燃,不助燃,可以灭火.












如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铝元素 | 1个氢原子 | 2个铜离子 | 3个甲烷分子 | 化合价为+2价的镁元素 |
|
|
|
|
|
的关系.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②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③煤矿内甲烷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下列结论:
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在点燃条件下具有可燃性,高温下具有还原性.
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②B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三、探究题(共1小题)
【提出问题】物质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猜想与假设】1.有可燃物2.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验证 | 对比实验 | |
假设1 | 示例:加热烧杯,烧杯不可燃 | (仿照示例填写) |
假设2 | 示例:常温放置蜡烛,蜡烛不燃烧 | (仿照示例填写) |
假设3 | 示例:点燃蜡烛,蜡烛在空气中持续燃烧 | (仿照示例填写) |
【查阅资料】镁条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细铁丝可以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磷能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表达与交流】根据上述内容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认为 叫做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