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宝应县东北片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   )
A .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 .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 C .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 .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2、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 沿ON向后转动板A B . 沿ON向后转动板B C . 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 D . 改变反射光线与ON的夹角
3、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B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 .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5、下列各组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相符的是(   )
A . 春天的早晨,草叶上的露水—液化 B .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水果表面会挂上水珠—熔化 C . 秋天的早晨出现白雾——汽化 D . 冬天的早晨,树枝上挂有霜——凝固
6、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关于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 .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 .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 .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7、下列应用属于红外线应用的是(   )

A . 响尾蛇导弹 B . 消毒柜灭菌 C . 验钞机 D . 遮阳伞
8、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再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A . 一定小于l B . 一定等于l C . 一定大于l D . 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 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 . 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 . 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0、下面四种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1、以下是小明对自己身体情况进行的一些估测,其中最合理的是(   )
A . 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 体温约为37℃ C . 身高约为170dm D . 步行的速度约为1.4km/h
12、2011年5月15日,国际田联110m栏钻石联赛上海站敲响战鼓,冠军争夺在刘翔和奥利弗之间展开.比赛临近结束,选手全力冲刺时,观众看到如图所示的场景,齐声欢呼“刘翔最快”;很快,根据表中所示的比赛成绩,裁判裁定刘翔获胜,观众和裁判判断刘翔快过奥利弗的方法分别是(   )

A .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B . 观众:相同时间比路程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C .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时间比路程 D . 观众:相同路程比时间   裁判:相同路程比时间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1、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      很大.
2、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用飞机在高空播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本题均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液态有机物,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它在皮肤上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      (放出/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人体受伤部位的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人的伤痛很快消失,同时防止伤口处形成淤血.
4、验钞机能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它是利用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在森林中游客如果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圆形饮料瓶,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这是因为饮料瓶相当于      镜,它能使太阳光      .
5、教室内投影仪的幕布是      色的,这是因为该色可以反射      颜色的光;幕布的表面是粗糙的,这是利用      让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学生都可以看见幕布上的影像和文字.晚上要将幕布上的图片用照相机拍下,      (该/不该)开闪光灯拍摄.
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在两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      ,反射角等于      ,分界面的      侧是玻璃.

7、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增大/减小),便于成      立、      (放大/缩小)的像,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8、20dm/s=      km/h;54km/h=      m/s.
9、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1cm、19.42cm、19.99cm、19.42cm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cm.
10、如图,测量木块长度的读数为      cm;

11、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示数为      ℃;

12、用秒表测出小马跑200m时的成绩是      s.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

小玉同学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发现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就是利用凸透镜的这个特点制成的.现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与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

2、在学习声现象一节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说明桌子在振动,你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4)若把图①和图③两实验移到月球上去做,不能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图是      ,原因是      
3、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表示水在沸腾前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为了缩短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的操作建议:        
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和小丽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分度值1mm)、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  

(1)选择相同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
(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3)为了检验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在B棋子处放置一光屏,发现光屏上无像,则平面镜所成的像为      (实/虚)像.
(4)小明在实验时,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一组数据,就得出实验结论之一:“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      ,理由:      .
(5)小丽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小明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一定等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小丽的结论对吗?      ,理由:      .

5、小明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探究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时,小明将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移动到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成能成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是倒立、            像;当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时,此时应将光屏移至      cm刻度处才能看到清晰的像,此时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明又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      
(3)完成老师老师的实验要求后,小明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蜡烛和凸透镜的前提下,应将光屏向      (左或右)移;下列图乙的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小明同学近视眼成像和矫正情况的是(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完成图中的两个光路图;

3、如图所示,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汽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它在给我们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一些社会问题。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在行驶过程总会产生大量噪声,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降低噪声的是      (A.发动机安装消声器,B.内饰采用柔软的材料 ,C.喇叭安装隐蔽);汽车的前灯的反光罩(如图a)相当于      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冬天开车,汽车的挡风玻璃的      选填“内”或“外”)侧经常会起雾,这是由于水蒸气      形成的;
(3)小明的爸爸开车带小明去高邮新建成的体育馆看演出,小明看到路旁的标志牌(如图b),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他们赶到目的地至少需要多少分钟?(写出计算过程)
(4)演出结束后,爸爸开车带小明回家,小明嫌车内太暗,想打开车里的灯,爸爸告诉他晚上开车时,车内的灯尽量不要开,这是因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宝应县东北片六校联考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