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 . 三棱镜分解白光 B . 笔在水面处“折断” C . 水面上山的“倒影” D . 手影游戏
2、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李明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一定的高处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得较高的乒乓球,李明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 提出问题 B . 猜想与假设 C . 交流合作、评估 D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3、在比较材料隔声性能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逐步远离声源,他所听到的声音发生改变的是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速度
4、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   )
A . 水在98℃时不可能沸腾 B . 洗澡水的最佳温度为90℃ C .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 D . 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5、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


A .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 . 市区里种草植树 C .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 . 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6、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7、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


A . A处应是紫光 B . 只有AB之间有光 C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度会升高 D . 将100元人民币放到AB范围B的外侧,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不会发光
8、某同学做“小孔成像”实验时,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时光屏上所成的像的大小将不变   )
A . 孔的大小 B . 物体的大小 C . 物体到孔的距离 D . 像到孔的距离
9、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 , 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 . 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 C . 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 D . 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入射角增大
11、学校卫生室内两墙相距只有3.2米,现在左墙上挂有视力表,按测试视力的要求,人必须站在离该表5米远处,下列能满足该要求的是   )

A . 在左右墙各挂一面镜子,人面向左镜,离镜1米 B . 在右墙挂一面镜子,人面向左墙,离墙1.4米 C . 在右墙挂一面镜子,人面向右镜,离镜1.6米 D . 在右墙挂一面镜子,人面向右镜,离镜1.8米
12、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酒精灯火焰的大小相同),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   )

 

A . 图线a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 B . 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 C . 乙装置中水吸热升温较快 D . 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小红站在大厅衣冠镜前2m的地方,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m;小红发现衣领处有一点污渍,便走近镜子,镜中的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由于大厅内光线较暗,为了帮助小红看清衣领上的污渍,最方便的做法是小明应将光源向

      (选填“衣领”或“平面镜”)照射。

2、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      吸热所致;他买了冰棒含嘴里过了一会感觉到凉快是由于冰棒      吸热所致.(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据5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江苏省拟推出和谐配乐版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声是由音箱中的纸盆      产生,经      传播到人耳音乐声过大会形成噪声,有关人士建议,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关掉音箱,改用蓝牙耳麦接收信号,关掉音箱是在      处控制噪声.
4、小丽同学看到在沸腾的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      ℃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      (会/不会)升高,只有当醋全部      时,继续加热,液体温度才会升高.
5、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来工作的,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中甲、乙所示,其中      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6、光的三原色是      ,阳光下小宇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反射       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则这朵花呈现       色.
7、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C三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若他将三个小孔与人眼调到同一直线上,他      (一定/不一定)能看到烛焰,操作过程中他将蜡烛靠近A纸板,他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正立/倒立)且      (放大/缩小/等大)的.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      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所看到的窗外范围大小(范围用阴影表示)。

2、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某种液体表面,入射光线己画出,请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四、实验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探究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1)本实验中应该听的声音是____(选填“A”或“B”)。 (1)
A . 刚尺伸出桌面部分振动发出的 B . 刚尺拍打桌面发出的
(2)实验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3)实验时,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力度,则是研究声音的      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4)小华同学发现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太长时,可以明显看到钢尺在振动,但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2、在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上表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中(a)处应填的内容是      
(2)图中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图中A、B、C三种读取温度计示数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3)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以判断此时大气压      (填“小于”或“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为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实验中,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右图D、E所示.表示沸腾前气泡上升情况的是图      ;撤去酒精灯后,水仍然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3、小华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本实验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调节石棉网的高度,其目的是      。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示的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仪器是      
(2)在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还要观察冰和蜡的      
(3)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和加热时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这是蜡加热了      分钟时的温度。此表格的设计缺少的一栏是      

4、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本实验宜在较      (选填“亮”或“暗”)的环境做。
(2)实验中准备了两支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2)
A . 前边的蜡烛点燃,后边的蜡烛不点燃     B . 前边的蜡烛不点燃,后边的蜡烛点燃 C . 两支蜡烛都点燃                 D . 两支蜡烛都不点燃
(3)当在A蜡烛处看到B蜡烛上有火焰时,取走B蜡烛,并在此位置处放上一光屏,从 A 蜡烛这一侧      (能/不能)观察到光屏处有蜡烛的像。
(4)小明和小华同学也在做这个实验,图 (a)、(b)所示为他们完成的实验记录单。从记录单上的信息可知,OO’记录的均是      的位置,实验时需将其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实验过程合理完整的是      同学。

5、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放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线贴着纸板沿EO方向入射,如图甲所示;

(1)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      (选填“A”或“B”)绕ON向前或向后弯折,光屏与平面镜位置关系应该是      
(2)改变入射角大小做三次实验后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根据数据得出结论是:      

(3)另一同学也把一束光贴着纸板A射到O点如图乙所示,但纸板并未与平面镜垂直,他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了蜡烛、凸透镜、光屏,并调节它们中心在一高度上。

(1)如图甲,当他将蜡烛、光屏位置固定后,左右移动透镜,发透镜在①②两个位置时,屏上都能得到倒立的像,则镜在①位置相比在②位置时,所上得到的像      (选填“较大”或“较小”)。
(2)当他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固定后,发现无论怎么移动蜡烛,在屏上都不能得到像(光具座足够长),为了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他应将凸透镜      (选填“靠近”或“远离”)光屏移动一些。经过调整,在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发现若将凸透镜用纸遮住,屏上将得到      (选填“完整”或“一半”)的像;若将蜡烛稍微上移,屏上的像将      (选填“上移”或“下移”)。
(3)如图乙,他把“上”形状的遮光板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则屏上观察到的形状是_______。 (3)
A . B . C . D .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致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常用的致冷设备主要由压气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用管道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制冷剂在系统中不断地循环流动,发生状态变化,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其中的制冷剂是容易由气态变成液态和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质,常用的有氨及氟氯烷等.

压气机反复加压,把气态氨压入冷凝器的管里遇冷变成了液体.冷凝器管里的液态氨再通过节流阀缓慢地进入蒸发器的管里迅速汽化,在汽化中从管外的食盐水里吸取热量,使食盐水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氨气又被压气机抽走,压入冷凝器,这样氨可以循环使用.

温度降低后的食盐水可作为致冷剂用来制冰,冷却食品或降低夏季房间里的气温.

(1)氨在冷凝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2)致冷设备起致冷作用的部分是      
(3)在致冷设备中,氨和食盐水的特性分别是(________)  (3)
A . 沸点低     凝固点低 B . 沸点高    凝固点低   C . 凝固点高    沸点低 D . 凝固点高  沸点高    
(4)水在冷凝器中的作用是   (_______)  (4)
A . 保暖 B . 降温 C . 洗涤 D . 保湿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致冷工作原理的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第七联盟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