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电子科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8小题)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是(   )
A . 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 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2、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大小与s、t 有关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 . 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3、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某人身高182dm B . 物理课本宽 C .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 D .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是4s
4、某同学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四次数据是2.12厘米,2.13厘米,2.14厘米,2.25厘米,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物体的长度最接近以下哪一个值(   )
A . 厘米 B . 厘米 C . 厘米 D . 厘米
5、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一定从0刻度线量起 B . 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 . 读数时,根据所测长度末端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D . 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
6、下列关于参照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歼20在空中穿云破雾,飞行员相对于白云是静止的 B . 山东号航母在大海破浪前行,航母上的船员相对大海是静止的 C . 复兴号高速行驶时,驾驶员相对乘客是静止的 D . 游客攀登泰山时,泰山相对游客是静止的
7、下列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
A . 风驰电掣 B . 大步流星 C . 日行千里 D . 迅雷不及掩耳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的时间之比是2:1,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   )
A . 3:2 B . 3:1 C . 3:4 D . 4:3
9、运动会短跑100米决赛,前一半路程小明落后于小亮,冲刺阶段小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前一半路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亮的平均速度 B . 在冲刺阶段,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亮的平均速度 C . 两人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D . 两人均不做匀速直线运动,各阶段的速度都无法比较
10、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则(   )
A . 三人速度一样大 B . 小李速度最大 C . 小王速度最大 D . 小张速度最大
11、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频率高于2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 B . 用超声波仪清洗眼镜,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C . 在路口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 .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1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树荫下的光斑 B . 汽车后视镜 C . 水中倒影 D . 雨后彩虹
13、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30°角射向平面镜,要使反射光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所成的角度(锐角)是(   )
A . B . C . D . 只能是
14、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实像 B . 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它的像远离平面镜 C . 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会遮挡平面镜所成的像 D . 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一定相等
15、如图,小明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明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16、某同学坐在甲火车中,以甲火车为参照物看到乙、丙火车以相反的方向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三个火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中不可能是(   )
A . 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反方向行驶 B . 甲、乙、丙火车都在同向行驶 C . 甲、乙火车反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D . 甲、乙火车同向行驶,丙火车静止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掩耳盗铃的寓言故事,讲述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 . 儿歌“月光光,照地堂”,从歌词里可以知道月亮是光源 C .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D . 音调是由声源频率与振幅共同决定的
18、“蜻蜓点水”是常见的自然现象,某同学在研究蜻蜓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一张图所示的蜻蜓点水的俯视图片。该图片记录了在相等时间内蜻蜓连续三次点水过程中激起的波纹,已知水的传播和蜻蜓的飞行都是匀速运动。从图片上看,蜻蜓的运动方向是沿x轴方向以及比较蜻蜒飞行的速度v1和水波的传播速度v2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蜻蜓向左飞行 B . 蜻蜓向右飞行 C . 蜻蜓向右飞行 D . 蜻蜓向左飞行

二、多选题(共3小题)

1、以下光学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海市蜃楼--光的反射 B . 池水照明月--光的反射 C . 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D . 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
2、某高校每天早上都派小汽车准时接刘教授上班。一次,刘教授为了早一点赶到学校,比平时提前半小时出发步行去学校,走了27min时遇到来接他的小汽车,他上车后小汽车立即掉头前进。设刘教授步行速度恒定为v,小汽车来回速度大小恒定为u,刘教授上车以及小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可判断(   )
A . 刘教授将会提前9min到校 B . 刘教授将会提前6min到校 C . u: :1 D . u: :1
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三、填空题(共8小题)

1、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小明练习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该木块的长度是      cm。

2、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3、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有速度计,它可以指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15min通过的距离是      m.已知成都到雅安的公路里程是126km,那么汽车从成都出发,以这个速度行驶,      h可到达雅安。

4、如图所示,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给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打电话,手机随即发出悦耳的铃声,铃声是由于手机内的扬声器      产生的;把抽气机接在真空罩上向外抽气时,同样打电话,手机铃声却越来越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5、在公共场所“轻声细语”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细语”是指声音的       小,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低。(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6、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上方飞行,湖水的深度为2m,则小鸟在湖中的倒影离小鸟      m,小鸟向高空飞行时,该倒影大小      (近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7、身高 170cm 的小慧同学站在竖直平面镜前,从平面镜中看到挂钟的指针如图 所示。由此可知识,她在平面镜的像高是      cm,挂钟的实际时间是      

8、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向玻璃时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入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度,界面的      (选填“上”、“下”、“左”、“右”)侧是空气。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m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s,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m/s。
(1)声音在钢轨中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秒?
(2)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2、西成高速铁路,简称“西成高铁”,又称“西成客专”,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铁自西安北站出发,由北向南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与成绵乐城际铁路相连,到达成都东站。西成高铁全线于2017年12月6日开通,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将由11个小时缩短为4小时左右,下表是D4252的运行时刻表。求:

(1)D4252从成都东站到西安北站的平均速度?
(2)若D4252列车全长400m,当以速度180km/h通过某隧道时,从车头开始进入隧道到车尾完全通过隧道所需时间为2min,求隧道长。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光速的测定在光学的发展史上具有非常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光学实验的发展,也打破了光速无限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场物理革命,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
(1)最初的光速值是根据丹麦科学家罗默的理论测出的。罗默对木星系进行了长期系统的观察和研究。他发现,离木星最近的卫星--木卫一绕木星运行,隔一段时间就会被木星遮食一次,这个时间间隔在一年之内的各个时间里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罗默在解释这个现象时说,这是因为光穿越地球轨道需要时间,最长时间可达22min,已知地球轨道半径R=1.5×108km.请根据罗默的数据算出光速的大小。

(2)如图所示是迈克尔逊用转动八面镜法测光速的实验示意图,图中P可旋转的八面镜,S为发光点,T是望远镜,平面镜O与凹面镜B构成了反射系统。八面镜距反射系统的距离为AB=L(L可长达几十千米),且远大于OB以及S和T到八面镜的距离。现使八面镜转动起来,并缓慢增大其转速,当每秒转动次数达到n0时,恰能在望远镜中第一次看见发光点S,由此迈克尔逊测出光速c.请写出测量光速的表达式。
(3)一车厢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已知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0 , 如图(a)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t,如图(b)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车厢内地面上,车厢的高度L0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车厢内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t和△t0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六、作图题(共2小题)

1、请在如图中根据物体AB及平面镜的位置作出它的像。

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的介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已标出入射光线,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反射光线。

七、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3)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应选在      (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有刻度尺。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      
(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中成的像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晴天正午,小明与同学从树荫下走过时,发现地面上有许多大小、形状不同的光斑,如图所示,光斑的形状与什么要素有关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对此他们马上进行了探究,他们猜想光斑的形状:

a.与树叶形状有关,光斑是树叶的影子

b.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有关;

c.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有关。

(1)根据所学知识,可确定猜想a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2)为了进行探究,他们制作了如图1、2、3、4四个带孔的卡片,如图所示,其中甲、乙卡片中小孔的尺寸均为3mm,甲、丙、丁卡片中的大孔的尺寸均为2cm,且丙、丁卡片中大孔尺寸相同,在进行探究时,他们在地上铺上一张白纸,把带孔的卡片置于上方,让太阳光通过卡片上的孔,观察纸面上出现的光斑形状。

若让你在甲、乙、丙、丁四张卡片中选择一张卡片用来验证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形状无关,你选用      卡片;

在探究光斑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是否有关时,小明选用甲卡片进行实验探究,发现白纸上得到四个圆形光斑,由此得出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空隙大小无关的结论,这结论      (选填“可靠”或“不可靠”),若由你进行探究,你将如何设计带孔的卡片?请在虚线框内画出孔的形状      

(3)通过探究,他们得到了以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______。


(3)
A . 通过小孔形成的圆形光斑是像,通过大孔形成的光斑不是像; B . 小孔形成的光斑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大孔形成的光斑与大孔的形状有关; C . 小孔和大孔所形成的光斑,其大小均与孔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D . 不管光斑是不是像,它们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电子科大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