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初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用厚刻度尺测木块的长度,图中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 B . 物理课本的宽约为18cm C . 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0.1m/s
3、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   )

A . 太阳 B . 月亮 C . 烛焰 D . 萤火虫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能传递能量和信息 B . 公路边安装隔音板主要是在声源减弱噪音 C .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 .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见声音
5、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这是因为(    )

A . 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 . 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 . 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 . 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6、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 . 30º B . 45º C . 60º D . 90º
7、一个挂钟正对着镜子,在镜子里看到挂钟的时间如图所示,则挂钟实际的时间是(    )

A . 3:25 B . 3:35 C . 4:25 D . 8:35
8、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1,通过的路程之比为9:4,那么甲乙两物体运动时间之比是(    )

A . 1:13 B . 4:9 C . 1:2 D . 3:4
9、如图所示,青蛙位于注满水的井底O 点,下图中表示青蛙观察范围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0、如图,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B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 镜中视力表的像是虚像 D . 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为2m
11、小红发现自己看远处的物体不太清晰,现要判断小红眼球内成像在视网膜的哪个位置并进行视力矫正,则下列判断及矫正用的透镜正确是(    )

A . 前,凹透镜 B . 前,凸透镜 C . 后,凸透镜 D . 后,凹透镜
1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到离透镜15cm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他将蜡烛又远离了透镜15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定成缩小的实像 B . 一定成等大的实像 C . 一定成放大的实像 D . 无法判断
13、某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蜡烛放在某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与物等大的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了20cm,只能观察到物体正立放大的像,透镜焦距可能是(    )

A . 40cm B . 30cm C . 18cm D . 10cm
14、某同学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一束平行光,在离凸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他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该凸透镜20cm的地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离凸透镜30cm以内某处,用光屏可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 B . 离凸透镜30cm以外某处,用光屏可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C . 离凸透镜30cm以内某处,用光屏可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 D . 离凸透镜30cm以外某处,用光屏可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像
15、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老师把一块平面镜CD竖立在讲台上,坐在A点的甲同学通过平面镜看到坐在B点的乙同学(如图).在这一现象中,光的反射角是(   )

A . ∠1 B . ∠2 C . ∠3 D . ∠4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小明上学过程中,先用2m/s的速度行驶了20m,等红灯用了10s,接着又以3m/s的速度行驶了90m,请问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                  的像(填像的特点)。

3、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影响,是由于银幕发生了光的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此时反射光线      反射定律(选填“遵守”或“不遵守”),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不同。

4、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需要      

5、彩虹出现在雨过天晴的空中,这是光的      现象。不可见光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利用      进行电视遥控;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用来验钞。

6、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严冬之夜,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会出现一片水雾,这是      现象;结冰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      现象;夏天地面上的水很快就消失了,这是      现象。

7、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对光具有      作用,因此,凸透镜又叫做      透镜;属于凹透镜的是      ,对光具有      作用,因此,凹透镜又叫做      透镜。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要比较像和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还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      

(2)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3)选用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的目的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      关系。

(4)在平面镜后方放一块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5)在实验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这是因为      

2、如图所示,小郭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将纸板B向后折,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反射光,这表明      

(2)若将入射光线EO远离法线,则反射光线OF      (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      

(3)入射光线为EO,反射光线为OF,若让一束光沿FO射入,我会发现反射光线沿      方向反射,这说明了在反射现象中,      

3、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甲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前,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中心在      ,这样做的目的是      

(3)当把凸透镜放置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的中央恰好得到蜡烛清晰的像,此时的像是      

      的实像。

(4)此时将烛焰向凸透镜方向移动,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5)将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8cm处,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现用不透光的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盖住,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      (填字母)。

(5)
A . 像的上半部分消失 B . 像的下半部分消失了 C . 像还完整,只是变暗了
(6)蜡烛随时间被烧得越来越短,为了更好的观察成像情况,可以将凸透镜      移动和光屏      移动(均选填“向上”或“向下”)。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请画出图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请将图的光路图补充完整。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太空研究站用激光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经过2.4s接受到反射回来的激光(激光速度取c=3.0×108m/s),求研究站到月球的距离

2、我校运动会中,赛道上一圈的的路程为400m,小宇跑一圈所用的时间为80s。求:

(1)小宇跑一圈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小宇以这个速度完成1000m的比赛,需用多少时间。

(3)若小宇跑1000m的过程中,以这个速度跑完前半段,以平均速度变为4m/s跑完剩下的半段路程,请问小宇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小亮想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他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v=340m/s,v=5200m/s,结果取整数)

六、简答题(共1小题)

1、南宁市3、4月份会出现会返潮现象,称之为“回南天”。“回南天”的时候墙壁会“出水”,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下墙壁“出水”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广西南宁四十七中初二上期第三次月考物理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