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2019届高三物理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5小题)
1、根据你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静止的物体可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
B .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
C . 摩擦力的大小总是与正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D . 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2、质量为2
的质点在
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
方向的速度图像和
方向的位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质点的初速度为3
B .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C .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
D . 2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




3、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半径为
的圆柱体轴线的正上方的
点,将一个小球以水平速度
垂直圆柱体的轴线抛出,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后恰好从圆柱体的
点沿切线飞过,测得
、
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那么小球完成这段飞行的时间是( )







A .
B .
C .
D .




4、三颗人造地球卫星
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方向如图所示.已知
,则关于三颗卫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卫星运行线速度关系为
B . 卫星轨道半径与运行周期关系为
C .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
,现测得卫星
的运行周期
和轨道半径
,可求地球的平均密度
D . 为使
与
同向对接,可对
适当加速









5、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 , 则( )
A .
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 .
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 .
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 .
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二、多选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滑块
与小球
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且滑块
套在水平杆上.现用大小为10N、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
拉
,使—起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静止.已知
、
的质量分别为2
、1
,重力加速度为10
,则( )










A . 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为60°
B . 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为30°
C . 滑块
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D . 滑块
与水平直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
、
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
、
两球的动量均为6
,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前后
球动量变化为-4
,则( )








A . 左方是
球
B . 右方是
球
C . 碰撞后
、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
D . 经过验证两球发生的碰撞不是弹性碰撞




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水平面上
点的转轴上,另一端与一质量为
、套在粗糙固定直杆
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相连,直杆的倾角为30°,
为
的中点,
等于弹簧原长。小球从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初始加速度大小为
,第一次经过
处的速度大小为
,运动到
处速度为0,后又以大小为
的初始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上滑行。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小球可以返回到出发点
处
B . 撤去弹簧,小球可以在直杆上处于静止
C . 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D .



4、2016年2月6日,台湾高雄市发生6.7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5km。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km/s,已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N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经过3.75s
B . 从波传到N处开始计时,经过t=0.03s位于x=240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小
C . 波的周期为0.015s
D . 波动图象上M点此时速度方向沿y轴负方向,经过一段极短的时间后动能减小
E . 从波传到N处开始,经过0.0125s,M点的波动状态传播到N点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实验小组学生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来研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
为纸带上的起始点,
、
、
是纸带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
、
、
到
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
,问:









(1)打
点时刻,小车的瞬时速度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小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
与速度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该图形状,某同学对
与
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2)




A .
B .
C .
D .




(3)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
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
,则当钩码下落
时,合外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 。(用
、
、
表示)






2、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1)
A .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 . 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 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 木块和木块上砝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等于”)
(3)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示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下图中甲、乙两条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
,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由图可知,
,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解答题(共3小题)
1、
,
两车在同一直线上向右匀速运动,
车在
车前,
车的速度大小为
车的速度大小为
,如图所示.当
、
两车相距
时,
车因前方突发情况紧急刹车(已知刹车过程的运动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从此时开始计时,求:












(1)
车追上
车之前,两者相距的最大距离;


(2)
车追上
车所用的时间;


(3)在题设条件下,
车在
车刹车后0.5
也开始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则
车的加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2、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右端被质量
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压缩而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与物块不栓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平台的长度。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
长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
长s=1.5m,它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在C点右侧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竖直圆弧与
平滑连接,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在圆弧的最高点F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当弹簧储存的
能量全部释放时,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
点,取
。












(1)求右侧圆弧的轨道半径为R;
(2)求小物块最终停下时与C点的距离;
(3)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可调,欲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轨道,求传送带速度的可调节范围。
3、一个半圆柱形透明玻璃砖,其横截面是半径为R的半圆,AB为半圆的直径,0为圆心,如图所示,玻璃的折射率为n=2.


(1)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下表面,若光线到达上表面后,都能从该表面射出,则入射光束在AB上的最大宽度为多少?
(2)一细束光线在0点左侧与0相距
处垂直于AB从下方入射,求此光线从玻璃砖射出点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