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雨花区梅山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汽艇在河里逆流而上,汽艇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我们说人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河岸上的树 B . 汽艇 C . 河水 D . 迎面驶来的船
2、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它表示(  )

A . v与s成正比 B . v与t成反比 C . 运动的路程越长,v越大 D . s与t之比是一个定值
3、白光通过棱镜在光屏上呈现一条彩带,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排列是(  )

A . 红、橙、黄、绿、靛、蓝、紫 B . 红、橙、黄、绿、蓝、靛、紫 C . 红、黄、蓝、绿、橙、靛、紫 D . 红、绿、蓝、黄、橙、靛、紫
4、下列不属于三原色的色光是(  )

A . 红光 B . 黄光 C . 蓝光 D . 绿光
5、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则(  )

A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减小 B . 他的像变大,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C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距离减小 D . 他的像大小不变,像与他本人的距离增大
6、下列说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 . 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C . 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D . 用放大镜看地图
7、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是20° B . 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 . 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 . 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8、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体积 B . 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C . 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D .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9、用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 .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只是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 .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不是磁铁,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 . 没有力的作用,因大头针很细 D . 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吸引大头针,大头针也吸引磁铁
10、下列运动中人或物速度最快的是(  )

A . 刘易斯百米赛跑的最好成绩是9.86秒 B . 电动助力车在10分钟内行驶了2.4千米 C . 某同学骑自行车通过1000米用了1分45秒 D . 载重车在城区行驶的限制时速是30千米/时
11、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B . C .     D .
12、用一个凸透镜使明亮的物体成像在光屏上,物距一定(  )

A . 等于焦距 B . 大于焦距 C . 小于焦距 D . 大于2倍焦距
1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所成的像(  )

A . 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可能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可能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14、当烛焰离凸透镜4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测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50厘米 B . 40厘米 C . 30厘米 D . 10厘米

二、填空题(共16小题)

1、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游这样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其中“竹排江中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两岸走”是以       为参照物.

2、速度是用来描述      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      ,读作      .某同学步行的速度为5千米/时,其物理意义是指      

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5秒钟内通过100米路程,速度为      米/秒.第7秒内的速度为      千米/时.

4、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在      的,在机械运动中,静止是相对的,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这时乘客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5、光在      物质里传播的路线是直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数值是      米/秒.“立竿见影”的现象表明光在空气中是沿      传播的.

6、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玻璃时,折射角      入射角.(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平面镜和凸透镜都能成虚象,但平面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凸透镜所成虚象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像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的大小.

8、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4:5,通过的路程之比为5:4,则甲、乙两物体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      

9、由于棱镜对各种光的      不同,才会产生白光的色散现象.

10、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25°,则入射角是      度,反射角是      度.

11、足球赛中,小范接队友角球,头球攻门,球改变方向飞向球门;同时他感到头有点疼.以上事实说明:(1)力能改变物体的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

1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      内通过的      ,叫作该物体运动的速度.速度越大,表示该物体运动得越      

13、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形变,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14、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之间的距离应为5m.现因屋子太小而使用了一个平面镜(如图所示),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3m,那么人到镜子的距离应为      m.若视力表全长为0.8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      m.


15、在校运动会,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报名参加百米赛跑,他们的参赛成绩如表所示,裁判最终得出丁同学是第一,他所用的方法是      

初中男子甲组100米成绩

参赛者

成绩

13″6

14″

14″7

13″4

16、物体从很远处向凸透镜的2倍焦距靠近时,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像离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千米,其中位于江面上的正桥长1570米,一列长110米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江面正桥需用2分钟.

(1)求火车的速度.

(2)求火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

2、

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如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时的车费发票.求:

(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

(2)出租车行驶的速度.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

(1)某同学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桌面上得到一个亮点F,并用直尺进行测量,如图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蜡烛和凸透镜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      的中心大致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       ,另外还有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和       .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比较       的大小;还要分别测出       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归纳出实验结论.实验时,要使镜后的蜡烛与镜前相同的蜡烛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是为了       ;若将自己的手放在镜后烛焰所成像的位置时,手不会被烧伤,这一现象说明       .

3、小张同学在学习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后,又继续“研究像高与哪些因素有关”.于是他在实验室选用焦距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凸透镜,高度为4厘米、6厘米、8厘米的发光物体及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正确实验,将收集到有关数据记录在表一、表二中.

(1)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物距u与像高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中的物距、物高和像高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物体在同一凸透镜中成实像时,物距相同,物体越高,像就越高.

小张在表二中尚有部分数据没有填写,若有可能请你帮他填写完整;若不能,请写出不能填写的理由      

为了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张认为还需进一步进行实验,请在表三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以完成他的研究目的.

      ;②      ;③      ;④      ;⑤      

五、作图题(共2小题)

1、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的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大小.

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苏南京雨花区梅山二中初二月考物理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