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发言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人);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可以看出,李斯明确反对(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2、学习历史需要正确地区分史实与观点并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 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 B .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 C . 雅尔塔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 . 诺曼底登陆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3、1919年6月《新闻报》载:“此次沪(上海)上风潮始由学生罢课,继由商人罢市,近日将有劳动工人同盟罢工。初因青岛外交……后即以释放京师被捕学生,并罢斥曹汝霖等三人为要求条件。”上述新闻中透露该风潮的信息有(    )

①已扩展到上海  ②爆发的导火线  ③学生是运动的先锋  ④运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巴黎和会一一“一二.九运动”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一一红军长征

③平津战役一一解放东北全境      ④日本投降——宝岛回归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5、下图是某校为应邀来访的学者设计的讲座海报,符合该主题内容的有(    )

①华佗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③祖冲之编写《九章算术》,为我国数学领域取得成就

④张仲景编定《黄帝内经》,奠定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6、读亚洲大陆沿89°E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丙区域相比,甲区域(    ) (1)
A . 热量较丰富 B . 降水更丰沛 C . 夏季昼夜温差较大 D . 土壤更肥沃
(2)近年来,乙区域的畜牧业产品逐渐走向全国各地。影响此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2)
A . 市场 B . 技术 C . 劳动力 D . 交通
7、自古以来,江南就被美誉为“鱼米之乡”。下图代表的区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水乡,这里有闻名于世的大运河,还有大大小小的天然河湖与人工沟渠,优越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孕育了众多的城镇。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表示的湖泊是(    ) (1)
A . 太湖 B . 洞庭湖 C . 西湖 D . 鄱阳湖
(2)上图代表的区域河流与湖泊众多,产生这一自然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2)
A . 该地区位于平原地形 B . 该地区土壤肥沃 C . 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D . 人们自古以来重视水利
8、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②渡江战役    ③三大战役    ④重庆谈判

A . ①②④③ B . ②③①④ C . ③④②① D . ④③①②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包括(    )

①秦朝——建立行省制       ②汉朝——建立刺史制

③秦朝——建立郡县制       ④汉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读中国历史纪年表(局部),下列史实与朝代搭配相符的是(    )

A . ①——出现“文景之治” B . ②——推行崇文抑武 C . ③——创立行省制度 D . ④——戚继光抗倭
11、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系列知识卡片,下列卡片的内容不正确的是(    )
A . 大战爆发的时间:1939年 B . 雅尔塔会议的重要内容:讨论建立联合国 C . 诺曼底登陆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D . 结束的标志: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12、“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 . 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 . 南京大屠杀惨案 C . 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 . 重庆大轰炸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m)

1990-201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5.6

6.9

10.9

15.1

19.0

21.5

24.5

24.5

20.4

16.2

11.5

7.2

表2: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90-2010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平均最低气温(℃)

-0.5

1.4

6.1

12.2

17.7

21.8

25.2

24.6

19.4

13.4

7.2

1.5

(1)西电东送工程体现了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什么战略?
(2)结合图表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3)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江汉平原就已成为全国商品粮棉基地,但长期以来,其农业生产常常受到不利的自然条件影响。

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说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

2、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贯穿中国古代史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地方长官的任、考核、奖惩悉操于中央政府和皇帝之手。当西汉出现了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府的端倪时,贾谊向文帝建言:“欲使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摘编自班国《汉书》

材料二:唐末以来五十多年间,更换了五个朝代、八姓十三君,时人眼中,赵匡胤可能是五代后的第六代重帝。“或谓宋之弱由削节镇之权故,夫节镇之强,非宋强也,强干弱枝,自是立国大体 ……终宋无强臣之息”,今人眼中,赵匡胤是三百多年赵宋立朝的立国者

——摘编自邓广铭《宋史十讲》

材料三:元姚治者为了极力避免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设地方区域,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明清两朝开始解决“以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割据制度。

——摘编自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贾谊的建言在汉武帝的哪一政策中得以体现?有什么历史作用?
(2)结合材料二,分析赵匡胤能成为“三百多年皇朝立国者”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哪一项改革措施?明清两朝是怎样解决土司割据制度的?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概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发展史并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3、2018年是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这样评价周恩来:“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可能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材料三:周恩来同志一生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出了卓著功勋……,周恩来同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抗日战争胜利后,周恩来同志陪同毛泽东同志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在建国前主持起草《共同纲领》……

——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周恩来十二岁就提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请你结合当时中国的时局分析他树立远大理想的原因。
(2)请用长征时期的史实说明中国革命“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
(3)习近平称周恩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做出了卓著功勋,请用材料三中的事件印证此观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坦头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