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3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 )
A . 小于焦距
B . 等于2倍焦距
C . 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D . 大于2倍焦距
2、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 . 湖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光的折射
B .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光的反射
C . 路灯下行走的人出现人影相随——光的直线传播
D . 椭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看起来“变大”——光的反射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 汽车上安有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D . 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4、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 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内的乙液体沸腾。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下列判断中符合题意的是( )
A . 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煤油
B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
C . 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
D . 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
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酒精灯给体温计消毒
B . 使用体温计前,应用力向下甩几下
C . 用寒暑表测量开水的温度
D .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应紧贴容器的壁或底
6、放在温水中的冰块逐渐变小,冰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
B . 液化
C . 汽化
D . 熔化
7、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
B .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 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用了5min
D . 第3min物质处于固、液混合状态
8、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 )
A . 眼镜上的“雾气”是小水珠
B . 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
C . “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
D . “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9、日光灯长期使用后,灯管的两端会出现黑斑,钨丝会变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些黑斑是钨丝熔化形成的
B . 钨丝变细是钨丝升华形成的
C . 这些黑斑是钨丝升华形成的
D . 钨丝变细是钨丝凝华形成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一只燕子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湖水深7米,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的“倒影”距水面 m,它在湖面的“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
2、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3、在森林里决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对太阳光有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4、温度是反映物体 的物理量.
5、如图所示,液体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操作正确的是 图。
6、沥青路面在烈日下由硬变软,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是升高的,说明沥青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7、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 、 。
8、水不同状态的循环给自然界带来了无限生机,雪花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产物之一,它是由水蒸气遇冷直接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小冰晶。
9、如图所示,注射时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 时,吸走皮肤表面的热,从而使皮肤 的缘故。
10、人工降雨是把干冰用炮弹打入云层,干冰迅速升华,使云层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热熔化变成小水滴,形成雨。云层中的水蒸气变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 . 凝华、熔化
B . 升华、熔化
C . 升华、液化
D . 凝华、液化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MN 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通过凸透镜成的像,请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在图中画出凸透镜并标出它的焦点.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如图,是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实验,加热烧瓶里的水,一段时间后金属盘下部出现了“雨”。
(1)汽化实验中烧瓶里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
(2)为了使实验中的“雨下得大些”,可以在上方的金属盘里放置 (选填“热水”或“冰块”)。
(3)实验中发现金属盘底部出现小水滴同时温度升高了,这说明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试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图中的物距u= cm.
(2)点燃的蜡烛、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并保持不动,需将光屏的从现在的位置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到一定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3)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 偏离光屏中心。
(4)用这套装置模拟人眼成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之后,再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给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 ;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低于100℃。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 (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五、简答题(共1小题)
1、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如果有风,会感觉更冷.请你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六、综合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v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小明有一只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读数是-7℃,在沸水中的读数是103℃.
(1)这只温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
(2)当它指示气温是15℃时,实际温度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