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五四学制)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4小题)
1、河里游动的虾,树上鸣唱的知了,都属于节肢动物的理由是( )
A . 能迅速避开敌害
B . 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C . 都用气管进行呼吸
D .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2、鱼之所以能够在水中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列特点中最关键的是( )
A . 鱼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B . 鱼必须在水中繁殖
C . 鱼的体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
D . 鱼有鳞片
3、下列各项中,属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的是( )
A . 两侧对称
B . 有口无肛门
C . 有刺细胞
D . 营寄生生活
4、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与这句话无关的选项是( )
A . 流线型体形
B . 卵生
C . 双重呼吸
D . 胸肌发达
5、在观察蚯蚓运动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 )
A . 有利于蚯蚓的运动
B . 有利于蚯蚓正常呼吸
C . 便于蚯蚓留下运动痕迹
D . 保持蚯蚓身体的柔软性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诗中的莺和燕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①体表被覆羽毛 ②前肢变为翼 ③体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 ⑤体温恒定 ⑥变态发育.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⑥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⑥
7、我国淡水鱼有1000多种,著名的“四大家鱼”是指( )
A .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B . 青鱼、草鱼、鲤鱼、鲢鱼
C . 草鱼、鲢鱼、鲤鱼、鳙鱼
D . 青鱼、草鱼、鲤鱼、鳙鱼
8、爬行动物与两栖动物相比,其进化意义是( )
A . 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生活
B . 个体的身体高大
C . 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
D . 种类多,种群大
9、英国伦敦动物学会曾公布了一份最新濒危两栖动物名录,其中俗称娃娃鱼的中国珍稀动物大鲵居首。大鲵属于两栖动物是因为( )
A . 以陆地或水域作为栖息地
B . 水中生活但到陆地上产卵
C .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
D .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10、“鱼戏莲叶间”是描写小鱼在莲间自由游泳时的情景,为小鱼游泳提供主要动力的是( )
A . 胸鳍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B . 尾鳍和臀鳍的左右摆动
C . 躯干和尾的左右摆动
D . 所有鱼鳍的共同协调配合
11、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2、“金蝉脱壳”是三十六计中一计,蝉脱掉的“壳”在生物学上称为( )
A . 外壳
B . 表皮
C . 皮肤
D . 外骨骼
13、能正确表示动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的是( )
①蚯蚓—体壁 ②鲫鱼—鳃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青蛙—鳃和皮肤 ⑤家兔—肺
A . ①③⑤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⑤
14、蜥蜴的皮肤干燥又粗糙,表面覆盖着角质的鳞片,这样的皮肤有利于( )
A . 爬行
B . 吸收营养
C . 辅助呼吸
D .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15、某同学在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自然环境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干燥的环境中,不久就发现蚯蚓死去了.造成这只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蚯蚓饥饿而死
B . 蚯蚓地下穴居,怕光而死
C . 蚯蚓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D . 蚯蚓干渴而死
16、在动物进化历程中,身体最先开始分节的是下列哪一动物类群( )
A . 节肢动物
B . 环节动物
C . 扁形动物
D . 软体动物
17、珍珠既是人们喜爱的高级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
A . 贝壳
B . 珍珠层
C . 外套膜
D . 斧足
18、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 . 保持体内水分不散失
B . 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
C . 减少游泳时的阻力
D . 利于体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9、中华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说明中华鲟属于什么动物( )
A . 鱼类
B . 两栖类
C . 爬行类
D . 哺乳类
20、我国富饶美丽的南海诸岛,有许多是由珊瑚虫分泌物堆积而构成的珊瑚礁形成的。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其显著特征是 ( )
A . 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B .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 . 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无肛门
D . 身体呈圆柱形,身体分节
21、在下列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中,哪项是不属于适于寄生生活的( )
A . 身体呈圆柱形
B . 体表有角质层
C . 生殖器官发达
D . 消化管结构发达
22、雨后,常见地面上有蚯蚓,是因为( )
A . 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 . 蚯蚓爬出地面引水
C . 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 . 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23、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鲜美食品,如鲍、海蜇、对虾、银鲳等,它们分别属于( )
A . 软体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鱼
B . 腔肠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
C . 节肢动物、腔肠动物、软体动物、鱼
D . 鱼、软体动物、腔肠动物、哺乳动物
24、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这对动物后代的意义是 ( )
A . 降低出生个体的数目
B . 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C . 增加后代的个体的数目
D . 增强后代个体体质
25、在观察水中的金鱼时,会看到金鱼的口在水中有节奏地张开、闭合,鳃盖也一张一合的。请你解释,鱼不停地用口吞水,再从鳃盖后缘排水的意义是( )
A . 进行呼吸
B . 排出废物
C . 交换体内外的水分
D . 摄取食物
26、蜥蜴的肺比青蛙的发达,气体交换能力较强。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
A . 完全用肺呼吸
B .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 . 用体表呼吸
D . 用鳃呼吸
27、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警察抓获了一个非法盗猎团伙,收缴了一些动物头骨,其中能确定是东北虎头骨的是( )
A . ①,具有门齿
B . ②,具有犬齿
C . ①,没有犬齿
D . ②,具有臼齿
28、蝙蝠不是鸟类,而是哺乳类,这是因为 ( )
A . 有发达的胸肌
B . 善于飞翔
C . 胎生哺乳
D . 有翼
29、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
A . 骨和肌肉
B . 骨、肌肉和关节
C . 关节和肌肉
D . 骨和关节
30、老师找到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 蛛丝马迹
B . 鸡犬不宁
C . 鹬蚌相争
D . 虎头蛇尾
31、下列有关动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B . 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 . 苍蝇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 . 哺乳动物生殖发育的最主要特点是胎生、哺乳
3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下列关于词句中所述生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 . 两种生物体内都有脊柱
B . 鹰用气囊完成气体交换
C . 鱼通过尾部和躯干部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D . 它们都是具有适应各自环境的形态结构特点
33、“美人鱼”的学名叫儒艮,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美人鱼”,是因为母兽给幼崽喂奶时常浮出水面,像人类哺乳的情形。你认为“美人鱼”属于( )
A . 鱼类
B . 软体动物
C . 哺乳动物
D . 两栖类
34、小华在上生物分类课时,将蜗牛、蝗虫、苍蝇分为一类,将鲤鱼、鳄鱼、熊猫分为一类。你能判断小华是依据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吗( )
A . 体内是否具有脊柱
B . 是否用鳃呼吸
C . 有无坚硬的外骨骼
D . 是否胎生
二、填空题 (共8小题)
1、蟒蛇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是 动物.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扁形动物中自由生活的种类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 在人和动物体内.
4、线形动物消化管的前端有 ,后端有 ,消化系统更加完善。体表有 ,起保护作用。
5、蚯蚓在土壤中穴居生活,使土壤变得疏松,这有利于农作物根的 。蚯蚓的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能提高土壤的 。
6、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 。
7、根据图关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填写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a ,b , c ,d , e 。
(2)人体内有许多关节在剧烈运动时会脱臼。结合图示分析一下,脱臼是由于 从 里脱出来。
(3)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是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结构是 。
(4)骨的运动要靠 的牵拉,当 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 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8、鱼能够在水中生活,具有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下图是鲫鱼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结合观察鱼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鱼的体型会发现鲫鱼身体呈流线型,这种体型可以减少游泳时 。
(2)鲫鱼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是通过尾部和 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
(3)轻轻掀起结构②,发现鲫鱼的颜色是 色,原因是鳃丝上布满了 。鳃的这种特点有利于鲫鱼完成 。
(4)用吸管吸取一些墨汁,慢慢滴在鱼口的前方,会看到墨汁从鱼的 流入,从鳃盖后缘流出。
三、综合题 (共3小题)
1、家燕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候鸟,每年春天从遥远的南方飞来,在屋檐下或房梁上筑巢、繁育后代;秋天又迁飞南下,到温暖的南方过冬。请结合所学鸟类的知识及了解的家燕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家燕的秋去春来,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迁徙行为是鸟类的 行为。
(2)天高任鸟飞,鸟类有很强的飞行能力,特别是迁徙的鸟类。我们在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时会发现鸟有很多适于飞行的特点,如:鸟的体形呈 型,前肢变成 ,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援等。 肌发达,能牵动两翼完成飞行。
(3)动物使大自然充满生机,在生物圈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注意保护动物,使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那么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及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作 。
2、同学们都喜欢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举重运动员经常锻炼上肢。请根据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A表示 动作,图B表示 动作。
(2)①表示 ,在图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表示 则处于 状态;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
3、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有时在雨后的地面上爬行.结合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和运动的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是蚯蚓身体的外部形态图,蚯蚓身体的前端在 端(填A或B),你判断的理由是: .
(2)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 构成,在分类上属于环节动物.
(3)取一条活蚯蚓,用手触摸蚯蚓,能感觉到它的体表有粘液,用手指从前到后、从后到前触摸蚯蚓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发现有许多突起,这些小突起就是 ,它能协助蚯蚓运动.
(4)把蚯蚓放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的速度比放在粗糙的纸上的运动速度 .
(5)在实验过程中,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这是因为蚯蚓是靠 呼吸的.
(6)实验完成后你是怎样处理蚯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