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华侨中学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0小题)
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
A . 呼吸
B . 生长现象
C . 繁殖能力
D .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能力
2、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 )
A . 相同的条件
B . 不同的条件
C . 相对的条件
D . 相似的条件
3、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 . 目镜5╳,物镜10╳
B . 目镜10╳,物镜10╳
C . 目镜5╳,物镜40╳
D . 目镜10╳,物镜40╳
4、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 . 蚂蚁
B . 大豆
C . 变形虫
D . 蚯蚓
5、植物体的三种生殖器官是( )。
A . 根、果实、种子
B . 叶、花、果实
C . 花、果实、种子
D . 根、叶、茎
6、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 )
A .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B . 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
C . 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
D . 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
7、植物细胞分裂时,最后形成的是( )
A . 细胞质和细胞核
B . 细胞膜和细胞核
C . 细胞质和细胞膜
D . 细胞膜和细胞壁
8、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 . d
B . b
C . q
D . p
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
A . 物种多样性
B . 细胞多样性
C . 遗传多样性
D . 生态系统多样性
10、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 )
A . 起重复实验的作用
B . 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
C . 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
D . 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
11、下列哪组选项全部属于生物?( )
A . 落叶、豌豆种子、杨树、鲨鱼
B . 金鱼、钟乳石、水杉、人
C . 鹦鹉、珊瑚、草履虫、狮子
D . 苔藓、仙人掌、企鹅、变形虫
12、生活在海水里的海带,其细胞中积累的碘的浓度,比海水中的浓度高许多倍,而海带细胞仍能从海水中吸收碘.这一事实,可以作为什么的实例( )
A .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B . 细胞质流动可加速物质的交换
C . 细胞核在传种接代中起重要作用
D . 细胞膜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13、
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
A . 1个
B . 2个
C . 4个
D . 8个
14、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 )
A .
B .
C .
D .




15、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科学名词的是( )
A . 拉马克
B . 林奈
C . 哈维
D . 达尔文
16、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可以形成多少个细胞? ( )
A . 3个
B . 6个
C . 8个
D . 无数个
17、在构建生物体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的作用是( )
A . 形成不同组织
B . 形成不同器官
C . 促进细胞生长
D . 促进细胞分裂
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一种植物)中发现了抗疟疾“利器”——青蒿素,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细胞内指导青蒿素形成的控制中心是( )
A . 细胞壁
B . 细胞核
C . 细胞质
D . 液泡
19、下图所示的是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其中①、③分别表示细胞的( )
A . 分裂、分化
B . 生长、分裂
C . 分化、生长
D . 生长、分化
20、果农每年为了让果树增加产量都要进行剪枝,剪枝即将一部分枝条的顶端去除,果农剪枝剪下去的是植物体的( )
A . 营养组织
B . 输导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机械组织
21、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看到的视野,导致这一结果的操作可能是( )
A . 涂抹不均
B . 盖盖玻片不当
C . 染色不均
D . 放大倍数过大
22、叶肉细胞与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相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A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
B . 细胞壁、叶绿体、大液泡
C . 细胞壁、细胞质、大液泡
D . 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23、研究响尾蛇捕食老鼠的实验设计中需要几只死老鼠( )
A . 一只
B . 两只
C . 三只
D . 数量不限
24、下列不是生物的是( )
A .
B .
C .
D .




25、小柯利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要将如图甲所示视野调整到如图乙所示视野,他应该将载玻片( )
A . 向右移动
B . 向上移动
C . 向左移动
D . 向下移动
26、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养分功能的植物组织是( )
A . 保护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输导组织
2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些结构并据此判断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该结构是( )
A . 线粒体
B . 细胞膜
C . 叶绿体
D . 细胞核
28、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分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核先分裂,由一个分成两个
B . 细胞质发生分裂,由一份分成两份
C . 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D . 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后平分
29、人的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在受精卵发育为健康少年的过程中,一般不涉及( )
A . 细胞癌变
B . 细胞分裂
C . 细胞分化
D . 细胞生长
30、兔子爱吃萝卜。下列关于一棵萝卜和一只兔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它们的个体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
B .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C .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D . 萝卜的根、兔子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31、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中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 . 具有发达的根系
B . 具有肥厚的肉质茎
C . 具有厚的角质层
D . 叶片表面积大
32、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是( )
A .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B . 林奈的分类学
C . 哈维发现的血液循环过程
D . 达尔文的进化论
33、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对于生物,大家并不陌生,同学们周围看得见的花草树木、鱼虫鸟畜都是生物;一些微小的细菌、病毒,尽管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时刻与你相伴,它们也都是生物,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生物学无关的是( )
A . 校园的花草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B . 果园养鸡可使物质循环利用
C . 新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
D . 杂交水稻解决了粮食的短缺
34、生物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 )
A . 细胞
B . 新陈代谢
C . 细胞核
D . 组织
35、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细胞长得太大影响生物体的整体美观
B . 细胞长得太大就不能进行分裂
C . 细胞长得太大,相互之间就会挤压,最终细胞会被挤破
D . 细胞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变小,细胞表面的吸收能力不能满足细胞的需求
36、分裂的细胞,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数目加倍发生在( )
A . 细胞核分裂时
B . 细胞核分裂前
C . 细胞质分开时
D . 形成新细胞膜时
37、衣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在条件适宜时,其分裂速度是非常快的,衣藻不断分裂的结果是( )
A . 体积增加了
B . 种类增加了
C . 数目增加了
D . 适应环境能力增强了
38、下列两种生物的关系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 . 牛和羊
B . 狮子和老虎
C . 七星瓢虫和蚜虫
D . 马和驴
39、下列组织中,不属于植物主要组织的是( )
A . 保护组织
B . 上皮组织
C . 营养组织
D . 分生组织
40、下列哪组物质都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A . 水、无机盐、糖类
B . 蛋白质、糖类、脂肪
C . 核酸、糖类、无机盐
D . 蔗糖、水、氧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下面是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有关图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图中滴在载玻片上液体是 。
(2)图二是口腔上皮细胞模式图,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胞没有 (写一个即可)。
(3)从组织类型上分析,口腔上皮属于 组织。图二中的③是 。
2、如图是植物从受精卵开始到组织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 ,B为 的过程,其结果是细胞 增加。但是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都不发生变化,并且都具有 能力。
(2)C为 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除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分裂能力外,大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进而形成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