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 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小柯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光屏上的像总是倒立的.他想:若让烛焰左右晃动,像将如何。于是,他正对光具座刻度尺,轻吹蜡烛,在光屏上可看到(  )

A . 像上下抖动 B . 像跟没吹时一样 C . 像左右晃动,烛焰左偏时,像也左偏   D . 像左右晃动,烛焰左偏时,像却右偏
2、下列对于凸透镜特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中央比边缘厚      B . 两个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C . 有一个实焦点和一个虚焦点 D . 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可得到平行光线
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

A . 潜望镜 B . 照相机 C . 投影仪 D . 放大镜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5、

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 . 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 . 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6、

小夏用如图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如图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

A . B . C . D .
7、

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8、有一物体,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地方,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呈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现将物体移到离透镜10cm的地方,移动另一侧光屏,在光屏上能呈现(  )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不成像
9、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 . 潜望镜 B . 放大镜 C . 照相机 D . 投影仪
10、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11、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2、下列实例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A . 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 B . 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C . 用放大镜看细小的物体 D . 用棱镜分解太阳光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A .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B .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放大的实像 C .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D .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14、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是30cm 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 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 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5、

利用图示凸透镜成像情景制成的光学设备是(  )

A . 投影仪   B . 照相机  C . 放大镜  D . 潜望镜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中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       (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       。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的       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

  (3)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cm,叫做明视距离。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

2、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3、在水边拍摄的照片上,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反射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了       进入水中;拍摄该照片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可用来矫正       (填“近”或“远”)视眼

4、大厦玻璃幕墙反射强光刺眼是由于光的       反射造成的,凸透镜可以用来矫正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

5、

如图是被水环绕的国家大剧院的照片.从远处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鸭蛋”,这是光的      现象(选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个       像(选填“虚”或“实”)

三、探究题(共3小题)

1、

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      ;如果他不戴眼镜看书,应该将书      (填“靠近”或“远离”)眼睛;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      图,其矫正做法是      图。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

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3、

如图1甲所示,小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30cm,接着把凸透镜、蜡烛、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1乙所示。

(1)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2)实验时,小华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使它们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3)如图2所示的情景表明,      影响像的倒正。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

人类和某些动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眼球内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如图所示。

眼睛与照相机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

(1)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1)
A . 快门 B . 光圈 C . 镜头 D . 胶片
(2)眼睛的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_。

(2)
A . 快门 B . 光圈 C . 镜头 D . 胶片
(3)如图的眼睛存在哪类视力问题?哪种透镜能对它进行矫正?            

2、透镜是重要的光学元件,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

(1)焦距标志着透镜对光的      

(2)

荣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甲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依次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并总结出成像规律。据此判断实验中物距是如何选取的?

      

(3)同学们用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的办法点燃酒精棉。

① 放好酒精棉后,移动凸透镜直至太阳光经透镜后在酒精棉上形成      的光斑。

② 若在同样环境下,放好酒精棉,选用图示中哪个凸透镜更容易点燃酒精棉,说明理由(忽略光从透镜传播到酒精棉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6节 透镜和视觉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