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1节 机械运动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神舟十号运载火箭全长58m。分别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10s的位置图像,如图所示。则火箭发射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是汽车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果汽车以现在的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路程为(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 ,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①/②)是相同的.常用的速度单位有m/s和km/h,其关系是1m/s= km/h.
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其中小球运动的参照物是 ,比较小球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 ,可知小球的速度越来越 。
现有30包大米,总质量为150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m高处的库房,如图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与被搬运物体质量之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 W;为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 包,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是 s.(g=10N/kg)
三、探究题(共5小题)
物体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和横截面积有关,已探究出在横截面积不变时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为探究空气阻力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取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r、2r和3r的甲、乙、丙三个小球,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
为研究小物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小物块每次均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A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 0 | 1 | 2 | 3 | 4 | 5 |
从A点开始的路程s/cm | 0 | 4.00 | 16.00 | 36.00 | 64.00 | 100.00 |
相应的平均速度v/(cm•s﹣1) | / | 4 | 8 | 12 | 16 | 20 |
①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②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平方成正比;
③物块的平均速度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
④物块的平均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 (选填序号),并推测:物块自A点开始计时的6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某同学在体育活动中,从铅球下落陷入沙坑的深度情况猜想到: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下落高度和运动路径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大小、形状相同的A、B、C、D四个铅球,其中A、C、D三球的质量为m,B求质量为2m,让A、B两球从距沙表明高H静止下落,C球从距沙表面高2H静止下落,D球从距沙表面高2H的光滑弯曲管道上端静止滑入,最后从管道下端竖直地落下(球在光滑管道中运动的能量损失不计).实验测得A、B两球陷入沙深度分 别为h1和h2 , C、D两球陷入沙深度均为h3 , 且h1<h2<h3 .
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
②将一个烧杯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