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8小题)
1、植物的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
A . 根冠
B . 分生区
C . 伸长区
D . 成熟区
2、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顺序是( )
A . 受精卵→胚乳→植株
B . 受精卵→胚→植株
C . 胚→胚乳→植株
D . 胚乳→胚→植株
3、桃花开花时期,如果遇上连绵阴雨,结果实的概率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 . 传粉受精不充分
B . 蒸腾作用不充分
C . 水分吸收不充分
D . 肥料吸收不充分
4、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细胞中的物质都能作为呼吸作用的原料
B . 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完全被细胞利用
C . 有机物只能在有氧的情况下才能被分解
D . 呼吸作用发生在所有活细胞中
5、
观察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
A . 都无种子
B . 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 . 都有根、茎、叶
D . 种子外都有果皮包被
6、下列现象中,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 荒漠中生物种类稀少
B . 水质污染造成赤潮
C . 蚯蚓能疏松土壤
D . 鼠妇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7、在调查校园生物时,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 发现不认识的植物,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 . 校园的草丛里有一只蟋蟀蹦了出来,蹦到校园外回去了,就不用把它记录下来了
C . 小伟调查记录中有蚰蜒,其他同学都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 . 小明发现一只老鼠,虽然它是人类的敌人,但是还是把它记录下来了
8、教学楼外,被修剪的树木不但发出了新芽,还开出了花朵,这体现了生物( )
A . 需要营养
B . 能进行呼吸
C . 能生长繁殖
D .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9、利用温室大棚栽培蔬菜、瓜果等农作物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基本模式。下列是温室大棚栽培经常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利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
A . 合理密植,及时灌溉、施肥、治虫
B . 适时给作物松土,夜间适当通风降温
C . 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
D . 光照条件下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10、人的生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就是( )
A . 卵细胞
B . 精子
C . 受精卵
D . 生殖细胞
11、人们常给移栽的大树打针输液,输入的营养液是( )
A . 水和无机盐
B . 蛋白质
C . 脂肪
D . 糖类
12、目前,人们判断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的重要依据是该星球上是否存在( )
A . 氧气
B . 水
C . 碳元素
D . 蛋白质
13、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形态最大,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
A . 目镜16x,物镜40x
B . 目镜16x,物镜10x
C . 目镜15x,物镜10x
D . 目镜5x,物镜10x
14、“叶脉书签”所属的组织是( )
A . 营养组织
B . 分生组织
C . 保护组织
D . 输导组织
15、构成水牛和水草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 细胞
B . 系统
C . 组织
D . 器官
16、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制作临时装片时用于染色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清水
C . 稀碘液
D . 酒精
17、当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均为“5×”时,学生在视野中看到的图象如图所示。如果将目镜和物镜都换成“10×”,那么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
A . 2个
B . 4个
C . 10个
D . 40个
18、水螅的细胞和柳树的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细胞核
D . 线粒体和叶绿体
19、每个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是( )
A . 个体→组织→器官→细胞
B . 细胞→器官→组织→个体
C .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D .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0、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4种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关系,经检测这4种生物体内残留某种有机农药的情况如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
生物体 | 甲 | 乙 | 丙 | 丁 |
有机农药浓度 | 0.05 | 7 | 0.51 | 68 |
A . 丁一丙、乙一甲
B . 甲、丙、乙一丁
C . 丁、乙一丙一甲
D . 甲一乙一丙、丁
21、地球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是( )
A . 藻类植物
B . 蕨类植物
C . 裸子植物
D . 被子植物
22、文学家从绿色植物中获取灵感,创作大量的文学作品。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以及茅盾笔下的“白杨礼赞”,分别描述了两类植物,分别是 ( )
A . 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B . 藻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C .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D .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23、下列结构中,属于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共同特征的是( )
A . 胚乳、种皮
B . 种皮和胚
C . 果皮、种皮
D . 两片肥厚子叶
24、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
A . 含氮的
B . 含磷的
C . 含钾的
D . 含硼的
25、如图为两种植物的子房剖面图,柱头上各有同种植物的4个花粉粒,花粉粒都能萌发出花粉管并抵达子房内。请分析下列错误的是( )
A . 植物A,B的个体发育都从受精卵开始
B . 图A中有些卵细胞得不到与精子结合的机会
C . 图B中有4粒胚珠能发育成种子
D . 完成传粉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
26、芦柑的果皮和果肉中的“筋络”属于( )
A . 输导组织
B . 营养组织
C . 分生组织
D . 保护组织
27、移栽植物的时候,适当剪除一些叶片有利于被移栽植物的成活,其主要目的是( )
A . 降低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B . 使移栽操作更加方便
C . 避免大风吹倒新栽的植物
D . 避免蒸腾作用过多失水,使幼苗移栽后易成活
28、为了保护植物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全民义务植树绿化祖国,并把每年的( )定为“植树节”
A . 3月12日
B . 6月12日
C . 9月12日
D . 12月12日
二、综合题 (共5小题)
1、在生态环境中,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 。
(2)分析如图能量传递的过程,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3)一般地,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在食物网中能够 的生物越多,因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2、下图是菜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甲图中①是 ,对幼嫩的胚有保护作用。
(2)甲图中④是 ,能发育成乙图中的 (填标号)
(3)⑤的名称是 ,它的功能是为胚的发育提供 。
3、许多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开始的。请认真看图并分析回答:

(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④表示的是细胞 的过程。
(2)对于人体来说,细胞形成组织后,组织进一步形成 、系统,才能构成完整的人体。而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 这一层次。
4、李老师虽年已古稀,但身板硬朗,精神矍铄,分析其原因,这与他广博的生物学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密切相关。
(1)夏天傍晚选择树林中的小路散步,他感觉此时此地空气清新、凉爽、湿润。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绿色植物的 和 生命活动的结果。
(2)晨练不去树林而是选择小河边,是因为夜幕降临,树林中树木的 使周围环境的空气不如傍晚清新。
(3)李老师晨练时有一次不小心掐断一株绿色植物的幼茎,发现茎的断面有白色的汁液渗出,你认为这些白色的汁液是由茎的 流出来的(填结构名称)。
(4)李老师的锻炼对环境的选择引发了小张同学的好奇心,他用仪器测量了小树林中24小时的某气体的数字变化,并把这些数字用曲线表示如图1,你认为小张测量的气体是 。
(5)小张将图2植株中甲叶片的主叶脉切断,乙叶片的两面对应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暗处理一昼夜后,再置于阳光下4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漂洗后用 处理,发现A、C两部位未变 ,B部位 蓝色。则上述实验能够证明光合作用需要 和 。
5、小静想了解番茄,用显微镜观察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并查找相关资料。图甲是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图乙是显微镜结构图。请回答。
(1)图甲中小静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填字母)。制作临时装片时,她首先在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液体是 ,为了看到更大的物像,小静应转动图乙[ ],选择放大倍数更 的物镜。
(2)番茄果肉属于 组织,富含维生素 ,有助于预防坏血病。
(3)果肉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 。与口腔上皮细胞相比,该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和液泡。
(4)番茄果肉由 发育来,果实里有许多种子,这些种子由 发育而成。
三、填空题 (共1小题)
1、如图为动植物细胞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的是 细胞结构模式图,判断的依据是该细胞具有 (至少填一个特有结构).
(2)细胞中,控制着生物发育和遗传的结构是【④】 .
(3)西瓜是夏季的时令水果,甘甜可口的西瓜汁,主要存在于西瓜果肉细胞内的【⑤】 里.
(4)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细胞质里都有线粒体,它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