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五)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在近代中国变革的道路上,如果说19世纪最后几年的时代象征是康有为,那么到了20世纪初年则进入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时代。”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代表的变革事业其实都是( )

①旨在推翻清王朝统治的民族革命             ②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

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后的杰作       ④中国在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后的抗争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孙中山在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上说:“……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两年后,该校师生积极投身的“救国救民的事业”是(    )

A . 北伐战争 B . 五四运动 C . 抗日战争 D . 解放战争
3、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说过:“我想谈谈我个人对毛泽东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的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的“一条路”是指(    )

A . 二万五千里长征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坚持持久战 D .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懵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提到的武器首次用于战争是在(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第二次世界大战
5、思想解放运动能促进社会发展。下列属于中国近代促进人们思想解放的有( )

①百家争鸣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6、1895年的“公车上书”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 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 . 中国政府对运动支持程度不同 C .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 . 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田纳西工程号称是罗斯福新政的典范,它的实施主要是针对经济危机中的(    )
A . 银行倒闭问题 B . 股票暴跌问题 C . 工人失业问题 D . 法西斯上台问题
8、下列四句话,最能反映三幅图片主题的是(    )

A . 屈辱——一步步陷入殖民地的深渊 B . 抗争——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C . 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 . 崛起——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9、某班模拟了一次“红色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
A . 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 B . 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 C . 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道路 D . 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
10、2016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周年。下列属于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的是(    )

①上书李鸿章建议改革

②创建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

③直接领导了武昌起义

④创建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1、钱玄同,中国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民国六年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他提出“文学之文,用典(典故)己为下乘;若普通应用之文,尤须老老实实讲话,务期老妪能解。”据此回答小题。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出钱玄同加入中华民国国语研究会的时间是(    ) (1)
A . 1916年 B . 1917年 C . 1918年 D . 1919年
(2)钱玄同提出的主张与当时社会上正在兴起的主张一致的是(    ) (2)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C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D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2、若干年前,押解英国战俘的日本“里斯本丸”号途经舟山的东极岛附近海域时被美军鱼雷击中,东极渔民冒死营救英国战俘。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推测,东极营救最有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
A . 1914年—1916年 B . 1917年—1918年 C . 1931年—1937年 D . 1941年—1945年
13、下列四部电影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反映纳粹德国遭遇第一次重大挫折的影片是(    )
A . B . C . D .
1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
A . 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B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 . 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 . 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一首国歌,一段历史,一种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国国歌(1912年)

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

亚东开发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

田汉作词,聂耳谱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五色旗”的寓义。
(2)结合相关主要史实,说明中华民族在最危险的时候是如何逐步“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
2、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着自己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所谓一个国家外部的崛起,实际上是它内部力量的外延,……环顾当时世界……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但是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以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

(1)结合英国17—18世纪的史实,从政治、经济角度说明“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
(2)请写出20世纪初与材料中“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说这一事件为改变“制度上的不足”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的影响。
3、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列宁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之史》

材料二: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 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据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农业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做法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对苏联由“怀疑”到“模仿”的原因。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①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②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③废除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

材料二: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1)上述纲领是中共史上哪次会议的贡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简要分析“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民主革命的纲领和道路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五)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