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七)

年级: 学科: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

1、恩格斯曾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800-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最先验证了恩格斯说法的战争是(    )
A .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 “冷战”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 . 1915年 B . 1916年 C . 1917年 D . 1918年
3、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A .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B . 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 C . 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4、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 B . 中共二大 C . 八七会议 D . 遵义会议
5、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 . 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 . 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 . 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 . 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6、下图是某史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中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

A . 走向共和 B . 军阀割据 C . 君主立宪 D . 国家统一
7、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 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 . 长征胜利完成 C .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 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8、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编号是(    )

编号

史实

结论

A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

多数知识分子冲破“天朝上国”观念束缚

B

甲午战败,洋务运动破产

中国需要改变传统的社会制度,不需要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封建伦理道德成为新文化运动批判的重点

D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专号》

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

A . A B . B C . C D . D
9、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下列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井冈山会师     ④红军长征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10、下列表格归纳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在表的①、②、③处填写最佳答案(    )

梦想

重大探索

代表人物

自强求富梦

李鸿章

变法强国梦

戊戌变法

康有为

民主共和梦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梦

新文化运动

A . ①洋务运动   ②孙中山   ③陈独秀 B . ①五四运动   ②孙中山   ③曾国藩 C . ①五四运动   ②曾国藩   ③胡适 D . ①洋务运动   ②陈独秀   ③梁启超
11、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实行过一系列非常措施,其主要目的是(    )
A . 清除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反动影响 B . 建立新的国家机器 C . 让工人在革命后得到安全保障 D . 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12、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
A .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B .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 C . 三民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 中华民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3、新文化运动实际上是辛亥革命的继续,这主要是从下列哪项反映出来的(    )
A . 提倡科学 B . 提倡新道德 C . 提倡民主 D . 提倡新文学
1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A . 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 .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C . 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D . 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15、人们通常用“封建余孽”这个词特指近现代社会中残存的拥护封建制度的分子。这种用法最早可能出现于(    )
A . 戊戌变法后 B . 新文化运动后 C . 辛亥革命后 D . 新中国成立后
16、小明和爷爷一起在看关于一战的影片《西线无战事》,爷爷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小明说“不一定”,下列关于两人观点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 . 爷爷的观点是站在战争全局上来说 B . 小明是站在塞尔维亚人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角度 C . 一战中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夺霸权的性质是一样的 D . 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决定了一战是正义战争
17、下列不属于中共二大解决的问题是(    )
A . 分析社会性质 B . 确定革命对象 C . 明确革命动力 D . 决定国共合作
18、“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北伐时期的口号,下列关于北伐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 北伐战争期间,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B .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北伐运动开始 C . 北伐战争是由孙中山领导的,发生在第一次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D . “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北伐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19、有关八七会议的信息,错误的是(    )
A . 明确提出了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新阶段主要的社会经济内容 B . 提出重要的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 C . 此次会议是为了审查和纠正在大革命后期的严重错误,决定新的路线和政策。 D . 此次会议对如何进行土地革命,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20、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
A . 中央红军、红二和四方面军 B . 红一,二和三方面军 C . 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红二方面军 D . 中央红军、陕北红军和红四方面军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与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工业产量位次

2

3

4

1

殖民地面积(平方千米)

3350万

1060万

1740万

290万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1)写出漫画中的“?”所反映的事件。根据漫画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至少两个方面)
(2)请你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观看阅兵后某校以“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以下是三部入选的电影作品。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A.《我的1919》     B.《末代皇帝》     C .《建党伟业》

(1)请你按照电影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向七年级同学推荐观看的顺序。(只填字母序号)
(2)电影《我的1919》再现了波澜壮阔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史学界将这一运动称为“中国历史上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它标志着什么?
(3)我国选择9月3日这个日期进行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的胜利,此次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国家进行9.3阅兵可起到什么积极作用?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外国殖民势力的压迫下。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据此回答问题。

(1)【救治之路】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开展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分别指哪一历史事件。
(2)【再次问诊】随着“救治行动”的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中国的“疾病”不仅是在肌体上,更多的是在头脑中。对此,“名医”们开出了什么良方?
(3)【聚焦名医】结合对中国展开“救治行动”的各位名医所领导的运动,选择一件历史事件作出简要评价。
(4)【大道行思】尽管“名医”们开出了不同的药方,但这些药方却有着共同之处,请指出其中的2点。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江泽民“十五大”报告

材料三:

(1)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
(2)图二是      的机关报,图一中的人物在图二《民报·发刊词》上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阐发为“      ”“      ”“      ”,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三幅图的内容有什么内在联系?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原本希望以战胜国的身份拿回失去的权益,但是强权最终还是战胜了公理……此时的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的知识界,却是受挫折感最强的时刻,那种认为“中国就要亡”的危机感集体爆发。

材料二: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五月四日,起始阶段在中国北京、以青年学生为主,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广泛参与,以示威游行、请愿、罢课、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形式呈现。

(1)阅读材料,说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青年学生首先感情集体喷发,引领了这次五四运动,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从社会责任的角度回答)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五四运动的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