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丘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30小题)
1、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A . 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根部
B . 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
C . 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
D . 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2、野外旅游迷路的人,长时间不吃饭、不喝水、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增多,胰高血糖素减少
B . 促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C . 胰高血糖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增多
D . 胰岛素和抗利尿激素均减少
3、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 . 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 . 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 . 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4、如图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
A . 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
B . 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
C . 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
D . 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
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都是免疫细胞
B . 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C . 抗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 . 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
6、下列有关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骨骼肌、心肌
B . 甲状腺激素在核糖体合成
C . 成人补充甲状腺激素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
D . 食物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功能增强
7、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PM 2.5己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 . 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 . 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可导致组织水肿
C . 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D . 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
8、下列对于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植物生长素是以酪氨酸为原料合成的
B . 顶端优势现象表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
C . 植物生长素和脱落酸对于植物的某一具体生理过程可能具有拮抗作用,但是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协调性
D . 植物体的某一细胞只受到某种单一植物激素的作用
9、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模式图,在①~⑤中应当用双向箭头表示的有几处( )
A . 1处
B . 2处
C . 3处
D . 4处
10、下列关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细胞外液中溶质微粒的数量
B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由Na+和Cl-的浓度决定
C .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D . 人的血浆渗透压小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11、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 肾上腺、甲状腺、胰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 . 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均可影响内环境的稳态
D . 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12、某人腰椎部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有感觉。该病人受损伤的部位可能是在反射弧的( )
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A . ③④
B . ①④
C . ①②
D . ②⑤
13、将青蛙脑破坏,保留脊髓,暴露其屈腿反射的反射弧(如下图),图中的1、2、3表示神经元, a 、 b 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神经元1属于传入神经元
B . 在正常情况下,神经元3的活动可受大脑皮层控制
C . 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引起后肢屈腿,属于反射活动
D . 刺激3的神经纤维,可观察到后肢屈腿而 a 无电位变化
14、司机在看到红灯时,马上脚踩刹车,对于司机的反应,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这是一个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 . 该反射发生时,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 . 该反射发生时,神经纤维上有钠、钾离子的进出
D . 司机脚踩刹车时,有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受体发生识别与结合
15、将枪乌贼的巨大轴突置于体内组织液的模拟环境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钾离子外流形成的
B . 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的
C . 若减小模拟环境中Na+浓度,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D . 若增大模拟环境中K+浓度,则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大
16、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经主动运输穿过突触后膜而传递兴奋
B . 人类大脑言语区V区受损,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 促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所有细胞,提高代谢速率
D . 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产热增加,机体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17、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健康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体温调节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促进产热量增加
B . 在反射活动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C . 肌糖原不会分解成为血糖,参与调节血糖稳定的糖原只有肝糖原
D . 下丘脑既能感受渗透压变化又能分泌相应激素调节水平衡
18、下列对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激素是细胞的组成结构,种类多、含量极微
B . 激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
C . 激素分子弥散在体液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
D . 健康人体内的激素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19、将空腹的大鼠置于冷水中,下列有关冷水刺激对大鼠生理功能的影响预期,错误的是( )
A . 实验大鼠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产生冷觉
B . 实验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C . 实验大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代谢加快,增加产热
D . 实验大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血糖升高
20、在人体内,下面哪一组物质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产生( )
A . 胰岛素和胰蛋白酶
B . 甲状腺激素和呼吸酶
C . 雄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 .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1、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③为B细胞
B . 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C . 细胞⑤为靶细胞
D . 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22、下列哪项不属于神经递质、激素和淋巴因子共有的特性( )
A . 都可作用于靶细胞
B . 都是由活细胞产生
C . 都只存在于动物体内
D . 都属于信号分子
23、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 .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 .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 .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4、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 . 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C . 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D .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25、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消除田间杂草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26、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长素是由植物特定器官合成的微量蛋白质
B . 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均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 处在太空失重的情况下生长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
D . 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成熟
27、下图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
A . 向B侧弯曲 向A侧弯曲 向A侧弯曲
B .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向B侧弯曲
C . 向A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A侧弯曲
D . 向B侧弯曲 直立生长 向B侧弯曲
28、在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史上,荷兰科学家温特的实验证明了:( )
A .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B . 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C . 胚芽鞘尖端能够产生某种刺激作用于尖端以下的部位
D . 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29、下列生理现象中,不需要从其他部位获得生长素的是 ( )
A . 大叶木兰顶芽的生长
B . 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 . 西瓜子房的发育
D . 水杉侧芽萌发的抑制
30、下列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做预实验和正式实验时都必须要设置不含生长素的空白对照
B . 浸泡法处理插条时,应在遮荫且空气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处理
C . 该实验中各组应该根据生长素浓度的大小不同选择不同长短的处理时间
D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和扦插枝条上保留的芽的数量
二、非选择题 (共5小题)
1、图一为某反射弧示意图,图二为兴奋在甲、乙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H表示物质,各电流表的两个电极均连接在神经纤维膜外表面,请据图分析作答:
(1)图一中,电流刺激E,可观察到A发生运动反应;若在①处用电流刺激神经纤维,A有反应而E无反应。由此表明A、E分别为反射弧中的 、 。
(2)图二中,若F、G之间距离等于G、I之间距离,刺激G处,电流表①与电流表③相比, (电流表①、电流表③)的反应滞后,原因是 。若刺激I处,电流表①、②、③偏转的次数依次为 、 、 。
(3)若电流刺激F点,由此刺激引发的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与 (膜内/膜外)的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4)图二中,甲图的电流表①测不到静息电位,要怎样改进才能测到静息电位? 。
(5)图二中的H为 ,若H能抑制乙神经元的活动,则H与乙神经元结合后的膜电位为 。
2、图中(1)为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在摄取葡萄糖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图(2)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曲线 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变化曲线,BC段出现的原因主要与图(2)中 过程有关(填数字)。
(2)糖尿病病人会出现口渴的现象,渴觉的产生在 。
(3)当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2)与维持血糖浓度有关的过程为 (填数字),与血糖平衡有关的神经中枢在 。
(4)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内葡萄糖的利用,保持细胞内的葡萄糖浓度 (低于或高于)细胞外的,从而保证细胞外葡萄糖持续借助 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
(5)正常人主要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拮抗作用,使血糖含量维持在 。
(6)异常情况下,人体某种T细胞会被过度激活,分化为 后特异性攻击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使其裂解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病属于 。
3、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调节部分过程的简单模型,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细胞X为T细胞,则物质C为 ,该物质在体液免疫中的作用是 。
(2)若A代表饭后半小时的血糖浓度,细胞X表示胰岛B细胞,则物质C分泌量 (增加/减少),肌细胞 (是/不是)物质C的靶细胞。若要探究某种糖尿病是否因缺乏胰岛素而引起,应对实验组的饱腹状态的糖尿病患者测试者进行 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血糖浓度。
(3)在寒冷环境中,若物质C为甲状腺激素,则可间接影响其分泌的化学信息分子有 、 ,此时与物质C有协同作用的信息分子是 。
(4)若该模型为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过程,当人吃的食物过咸时,A代表人体内 (填指标)上升,进而刺激人体内 (填器官)中相应的感受器,最终产生的物质C作用于靶细胞,通过减少尿量实现水平衡。该器官不仅能作为感受器,还具有的功能包括 、 和作为效应器具有分泌功能。
4、如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的部分调节途径,其中幽门黏膜G细胞(一种内分泌细胞)能合成分泌胃泌素,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促进其分泌胃酸。请分析回答:
(1)幽门黏膜G细胞分泌物发挥作用具有微量和高效、 、 的特点。
(2)通过“①→②→胃黏膜壁细胞”(途径1)促进胃酸分泌过程中,兴奋在①和②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信号发生的变化是 ,此途径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的信号物质是 。
(3)通过“③→④→⑤→胃黏膜壁细胞”(途径2)促进胃酸分泌的调节是 调节。胃泌素参与的调节与途径1相比较,从反应速度和作用时间看,主要特点分别是 、 。
(4)胃酸中的盐酸不是体液调节因子,其原因是胃腺分泌的盐酸进入胃腔后,参与食物消化,且在这个过程中,胃腺分泌的盐酸经过导管到达胃腔不经过 运输的过程。胃腔属于 (填“外环境”或“内环境”)。
(5)研究发现,胃酸的增加会抑制胃泌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机制称为 调节。
5、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用三种植物激素依次单独处理矮化豌豆植株、拟南芥叶片和菠萝植株,发现矮化豌豆植株明显增高,拟南芥叶片衰老变黄,菠萝植株果实提前成熟。则这三种植物激素可能分别是 、 、 。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
①在两组实验中,若α相同,则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的浓度 (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②若要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作 (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平均长度,作出比较。
(3)图2是将幼苗植株横放后一段时间,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远地侧的是 ,表示茎的近地侧的是 。
(4)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实验结果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同时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未发现乙烯。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②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重力生长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