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6节 物质的分离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20℃时100g某硝酸钾溶液,经过以下变化,恢复到20℃,最终析出晶体的质量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或“<”)
(2)把3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到1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 .
(3)20℃时,将50g甲物质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3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不变的是 (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以上都不变.
(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 (写物质名称).
(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 来涂抹止痒.(填序号)
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
(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 (填操作名称).
(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 ;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 (填序号).
A.矿泉水瓶 B.铝制易拉罐 C.瓜果皮 D.纸质参观券
(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4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同”或“不同”).
(2)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填“甲”或“乙”)
(3)若要从甲的60℃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固态),应该采用 的方法.(填序号)
A.升高温度到70℃B.降低温度 C.加入一定量的水.
如图是A、B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①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g;
②a点的含义是 ;
③从A、B的混合物中分离A物质,一般采用 的方法.
三、探究题(共4小题)
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①配制时,涉及以下实验步骤: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其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是 (填字母).
②将已配好的100g质量分数的6%的氯化钠溶液变成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再加NaCl的质量是 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通过晾晒海水或煮井盐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通过如图所示过程,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一定量精盐样品于试管中,加水使之完全溶解,并向其中加入 ① | ② | 写出一个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结论:该精盐样品为混合物 |
浩瀚的大海里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发海水资源前景广阔,探究学习小组以含有Ca2+ , Mg2+ , Cl﹣离子的卤水和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为主要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无水CaCl2 , 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化合反应 d.分解反应
AgNO3 | Ba(NO3)2 | AgCl | BaCl2 | |
H2O(1) | 170g | 92.0g | 1.50×10﹣4g | 33.3g |
NH3(1) | 86.0g | 97.2g | 0.80g | 0.00g |
上述四种物质能在液氨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室用的蒸馏水可以通过蒸馏自来水来制取.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蒸馏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
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蒸馏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a.三脚架 b.铁架台 c.泥三角 d.漏斗架
四、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海洋是丰富的化学资源宝库.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含少量泥沙的粗盐.用来得到纯净的盐(不考虑可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