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安市实验中学大学区校际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像发出的光射入了眼睛
B . 比镜面大的物体,不可能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
C . 遮光板在平面镜的后方,会遮住平面镜所成的像
D . 站在平面镜前的人逐渐远离镜面,像的大小不变
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A . “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 . “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 . “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3、音乐课上,当老师发音偏高时,到了高音区,多数同学唱不上去,这主要是因为( )
A . 响度不够
B . 音量不够
C . 频率不够
D . 音色不好
4、牙科医生用来观察病人牙齿的小镜子,要放在火上烤一下才放进病人的口腔中,医生这样做是为了( )
A . 消毒,防止将病毒带入口中
B . 把镜面上的水分烘干
C . 避免病人感觉镜子冷
D . 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便于观察
5、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 . 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 .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 . 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6、凸透镜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在屏上恰好能成一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用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这时屏上的像会: ( )
A . 只存在下半部分;
B . 只存在上半部分;
C . 消失;
D . 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像稍暗些。
7、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8、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 橡皮从课桌掉落到地面的时间大约为5s
B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cm
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8℃
D . 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9、今年4月在我国的东海上空举行了战斗机空中加油的演习,获得圆满成功.如图所示,是加油机正在给战斗机加油,则此时( )
A . 加油机相对地面静止,战斗机相对地面匀速飞行
B . 加油机相对地面匀速飞行,战斗机相对地面静止
C . 加油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战斗机是静止的
D . 两飞机在空中相对地面静止不动,加完油后继续飞行
10、在烧热的铁锅内滴入几滴水,会听到“嗞嗞”的响声,还看到水面上出现一些“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 汽化
B . 液化
C . 先汽化后液化
D . 先液化后汽化
11、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适当照射太阳光对人体有益,但过量照射却对人体有害,对人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是( )
A . 可见光
B . X射线
C . 红外线
D . 紫外线
12、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
A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 . 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 . 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 . 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3、下列速度值最大的是( )
A . 360 km/h
B . 15 m/s
C . 360 m/min
D . 72dm/s
14、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 )
A . 酒精温度计
B . 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C . 水银温度计
D . 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以
15、下列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现象是( )
A . 日食和月食
B . 影的形成
C . 发生雷电时,先看到闪电,然后才能听到雷鸣声
D . 小孔成像
1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其中能表示海波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的是( )。
A .
B .
C .
D .




17、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超声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1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医院及一些公共场合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B . 一切物体发出的光中都有红外线
C . 只有高温物体才能发出红外线
D . 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效应
19、在下列光学元件中,能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
A . 凸面镜
B . 平面镜
C . 凹透镜
D . 凸透镜
20、下列关于凸透镜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使用投影仪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是物体的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放电影时,屏幕上所成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
C . 照相时,底片上成的是物体的正立、缩小的实像
D . 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物体的正立、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人生活在光的世界里,伴随着“影”的存在.“人影相随”中的“影”是光在空气中 形成的.人在水中的“倒影”是指光在水面 形成的.
2、我们在打电话时,很容易听出熟人的声音,这是根据 判断的。“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 高,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 而产生,并经过 传入人耳。蝙蝠可以利用超声波导航,超声波是一种频率大于 HZ的声波,这种声音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入射光线,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填字母)
4、用红色的光照射绿叶时,叶子呈 色,用黄光照射无色透明玻璃时,玻璃呈 色.
5、红外线具有 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 。对于验钞机、电视机遥控器、响尾蛇捕食和医院诊断病情用的B超来说,其中属于紫外线应用的是 。
6、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测沸水温度时应使用 温度计;冬天,在我国北方有些地区的最低气温达-50℃,测室外温度时应使用 温度计。
7、对甲、乙、丙三块晶体加热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可能是同种物质,这两块晶体中 的质量较大。
8、人在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的景物范围 (填“变大”或“变小”“不变,’)。
9、实验室温度计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在如图中,温度计(甲)的读数是 ℃,(乙)的读数是 ℃。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画出如图中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上反射角的度数。
2、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上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4)若此时将烛焰和光屏对调一下,在光屏上将得到一个倒立、 的 像。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时玻璃板应该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实验器材选择相同的两个棋子A、B,其目的是为了 ,
(3)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能否出现棋子的像,结果是白纸上 棋子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4)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五、综合题(共1小题)
1、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秒后接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米。求:
(1)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2)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六、计算题(共1小题)
1、一列火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2800m的隧道,
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30s. 求:
(1)火车的长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