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10小题)
1、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 .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 缺少生产者
C . 没有消费者
D . 分解者很少
2、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 生产者 生产者
B . 消费者 生产者
C . 生产者 消费者
D . 生产者 分解者
3、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 . 草原生态系统
B . 湿地生态系统
C . 农田生态系统
D . 森林生态系统
4、“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
A . 生物圈
B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 .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 生态系统
5、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基础
B . 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的是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C .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D . 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上的生物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构成食物链的四种生物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个体内的DDT含量最高
B .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甲←丙←乙←丁
C .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D . 该生态系统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7、下列选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
A . 鼠→蛇→鹰
B . 鹰→兔→草
C . 鼠→兔→狐
D . 草→兔→鹰
8、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是( )
A . 生产者
B . 分解者
C . 消费者
D . 阳光
9、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 )
A . 阳光、空气、水
B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 .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D . 植物、动物和非生物部分
10、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腐烂的树桩最终会慢慢消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项有关( )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不能确定
二、多选题 (共4小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单方向
B . 可循环
C . 逐级递减
D . 与光合作用有关
2、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中的②表示呼吸作用
B . 图中的③中起作用的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 . 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
D .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
3、如图是一食物网的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X和Y一定是植食性动物
B . X、Y和Z一定都是消费者
C . X+Y+Z的数量可能比蝗虫的数量少
D . 图示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
4、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 . 农田中的全部动、植物和微生物
B . 黄河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C . 竹林中的全部熊猫和他们的食物
D . 沙漠及沙漠中的全部生物
三、连线题 (共1小题)
1、
森林生态系统 A、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草原生态系统 B、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湿地生态系统 C、有“绿色水库”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 D、分布在干旱地区
城市生态系统 E、能净化水源、蓄洪抗旱
四、综合题 (共1小题)
1、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得数量关系,图丙表示该生态系中某些生物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数量最多的是 ;如果把a,b,d这三种生物分成两类,一类是a,另一类是b和d,分类的依据是 .
(2)图丙中,A图表示 关系.图甲中的哪两种生物间的关系既可以体现B图又可以体现C图 .
(3)提高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是 .如果由于超载放牧、鼠害、虫害等原因,导致出现荒漠化,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看,这种现象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