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
1、 2018年9月16日17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登陆消息。第22号台风山竹确认登陆广东江门台山,登陆最大风力14级。读图回答问题。
(1)今年第22号台风“山竹”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如果查询江门市的位置,应选择( )
A . 中国地形图
B . 中国气候图
C . 世界政治地区图
D . 电子地图
(2)此次台风在江门台山登陆,登陆的坐标是( ) (2)
A . 21.9°N,112.5°E
B . 21.9°S,112.5°W
C . 21.9°S,112.5°E
D . 21.9°N,112.5°W
(3)台风登陆时,除了台风预警外,气象台还有可能发布以下哪个预警( ) (3)
A .
B .
C .
D .




2、2017年9月25日17时.28日17时,微信登录界面出现了罕见的变脸。图1的“蓝色弹珠”是NASA在全世界范围公开的第一张完整的地球照片,图2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观测到的卫星云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2中地球照片被称为··蓝色弹珠”的原因是( ) (1)
A .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B .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D .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2)图3中的卫星云图可以帮助气象部门预报( ) (2)
A . 气候
B . 天气
C . 水土流失
D . 泥石流
(3)为了更清晰地看出照片中的陆地轮廓,照片处理为图4、图5。微信团队选用该照片(图3)是希望将“人类起源”之意赋予启动页面,图4中面积最大的大洲和该大洲’“中南部主要的人种为( )

(3)

(3)
A . 亚洲、黄色人种
B . 非洲、黄色人种
C . 亚洲、黑色人种
D . 非洲、黑色人种
(4)图中关于甲大洲世界之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一一刚果盆地
B .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一一安第斯山脉
C .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一一青藏高原
D .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3、图为某区城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约为585米
B . 乙处有河流发育
C . C处为鞍部
D . 沿甲、乙两条路线登山,比较困难的是乙路线
(2)李庄和杨庄的图上距离约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约为( ) (2)
A . 4 km
B . 3.5 km
C . 3 km
D . 2.5 h
(3)图中D处有河流发育,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3)
A . 自西北向东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 自北向南
D . 自南向北
(4)2018年4月11同《习近平谈治困理政》第:卷九个语种文版在伦敦全球首发,中文繁体、英、法、西、德、俄、日、阿、葡文等9个文版同时与全球读者见面。上述九个语种文版中,属于联合国工作语言的外文是( ) (4)
A . 英、法、西班牙、俄、阿拉伯
B . 英、法、德、俄、日
C . 英、法、俄、日、葡萄牙
D . 英、法、俄、日、阿拉伯
4、2018年11月26日7时57分,在台湾海峡海域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福建全省、闽南震感强烈。广东、浙江部分地区亦有震感。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分析台湾海峡附近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 (1)
A . 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 . 位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交界处
C . 位于板块内部
D . 位于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2)福建全省、闽南震感强烈。广东、浙订:部分地区亦有震感。以下关于防震减灾的做法,正确的是( )
①要牢记紧急逃生路线及附近安全疏敞地
②准备家庭地震应急包,放在便于取到之处
③地震躲藏时要牢记“蹲下、藏身、抓牢“三要素
④避开高大建筑物、立交桥等.可迅速躲在广告牌、树等下面
⑤撤离时要保护好头部,不要翻窗、跳楼,可乘班电梯迅速逃离
(2)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⑤
C . ①②③
D . ③④⑤
5、观察图,天津贝壳堤是世界三大古贝壳堤之一,位于天津市东部平原,它是几千年来海生贝类动物在海潮推动下,逐渐堆积而成。贝壳堤说明了大津的( )
A . 聚落变化
B . 海陆变迁
C . 人口迁移
D . 水土流失
6、图为某岛地形和聚落分布图,图中范围所在的半球为( )
A . 北半球、西半球
B . 北半球、东半球
C . 南半球、东半球
D . 南半球、西半球
7、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宗教,它们不仅传播范围广,而且对国际政治和社会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下图为深圳市的建筑,它们代表的宗教依次是( )
A . 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 .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 .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 .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8、下面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
A .
B .
C .
D .




9、“……受北方强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我国将经历夫范围降温天气。华北、东北地区将有暴雪……南方地区降温将达10度以上,湖南、广东一带将有小到中雨……”我们常在天气预报里听到这样的描述。上述描述的降水类型大多属于( )
A . 对流雨
B . 地形雨
C . 太阳雨
D . 锋面雨
10、2017年11月9目,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能源、制造业、农业、航空、电气、汽车等领域商业合同和双向投资协议的签署。中美之间的合作属于( )
A . 南北差异
B . 南南合作
C . 南北对话
D . 和平与发展
11、2018年11月30日深圳欢乐谷和梧桐山景区的天气预报(图),造成图中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 人类活动
B . 地形地势
C . 海陆因素
D . 纬度因素
二、双项选择题(共10小题)
1、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地球位于A点时可能发生的现象( )
A . 我国此时处于冬季
B . 北极附近太阳不落山
C . 南半球昼长夜短
D . 地中海沿岸晴空万里
2、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下列环境适宜人类居住的是( )
A . 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
B . 沿海、沿河地区
C . 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
D . 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热带雨林
3、气象站每天会对气温进行测量,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为( )
A . 14点
B . 12点
C . 1点
D . 日出前后
4、《绿水青山看中国》是央视一台大型益智类文化节目。山和水自古以来就是诗情画意的载体,所以绿水青山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中国人的美丽家园。下列关于山地不同部位P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山顶
B . 乙——山谷
C . 丙——山脊
D . 丁——鞍部
5、《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的记录片,展现了中国各地截然不同的地形地貌。让观众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和文明中国。下图为纪录片中出现的图片,其地形类型属于平原和丘陵的是( )
A .
B .
C .
D .




6、判断①②③④四幅图与网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①与甲地对应,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 . ②与丙地对应,是热带沙漠气候
C . ③与丁地对应,是温带季风气候
D . ④与乙地对应,是热带雨林气候
7、关于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 .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B . 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
C . 温带地区内陆降水多,沿海降水少
D .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8、读“深圳市纬度位置”图,由图可知深圳位于( )
A . 中纬度
B . 低纬度
C . 北温带
D . 热带
9、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观察“深圳市纬度位置”图,其中既没有太阳直射,又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 . 北温带
B . 北寒带
C . 南温带
D . 南寒带
10、下列现象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 )
A .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B . 昼夜更替
C . 昼夜长短变化
D . 五带的划分
三、非选择题(共2小题)
1、地理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观“地理”的眼睛。下面是在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结合这次会议相关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A图中,字母UN指 (组织);B图的动物为北极熊,它主要生活在 地区;C图为世代居住于南非的居民祖鲁人,属于 人种;D图为欧美国家的代表,他们多为 人种,他们在会议中代表了 国家(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的立场和观点。
(2)图2中,左面的高大树木为非洲著名的波巴布树,它分布在广阔的热带稀树草原之上。由此知道它多生长于 气候区。设计师将其球形下端想象成为一个地球,则图中:C处为 洲,D为 大洋,A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
(3)图2右图为另一位设计师设计的德班气候大会会标。设计师将地球想象为一个巨大的发热的灯泡,意在表达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作为初中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减少碳排放,请至少举2个例子。
2、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12月20日16时国家气象刚公布的深圳市大气预报图,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16时的实时温度为 ℃;风向及风力为 ;20日白天到夜晚的天气变化为 ,气温日较差为 ℃。
(2)12月20日深圳市昼夜时间长短的情况是: 。与12月20日相比,12月21日深圳的白昼长度变得更 ,此时地球公转运动接近“两分两至”的 日,阳光直射点接近 (纬线)。
(3)12月气温深圳市高于北京市(39.9°N,东经116.3°E)的主要影响因素为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