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面是一些常见危险品的消防安全标志,在装运浓硫酸的槽罐车上应张贴的是(    )

A . B . C . D .
2、

 下列微观示意图中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是两种物质 B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C . 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D .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3、

 “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中某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从图示获得的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 . 该图示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 B . 反应前后共有四种分子 C . 甲和丁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D . ​乙和丙中所含原子种类相同
4、

 如图是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按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 . 该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2:1:2 C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 . 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5、

 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 B . W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 . 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 D . ​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6、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C .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D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7、

 工业上用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下列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 . 甲的化学式为C2H4 B . 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C .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D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发生了改变
8、

 某反应的围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的化学式为NH3 B . 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 . 丙、丁属于氧化物 D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9、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含3种元素 B . 生成了2种物质 C .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 .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10、

 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生成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C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D . 反应前后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11、

 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乙比甲原子总数减少 D . 甲、乙分子总数不变
12、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甲是SO2 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 D .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13、

 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生成两种物质 B . 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C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分的
14、

 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备水煤气(混和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 B .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三种 C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D . 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之比为4:7
15、

 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B . 生成物有三种 C . 反应前后汞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不变 D . 汞和氧气都由分子构成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把握微观世界,了解构成物质的奥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1)反应物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通过该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       . (打一条即可)

2、

 “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Cu”表示多种信息,如表示铜元素、金属铜单质,还能表示      

(2)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3、

 今年3月22﹣28日是第28届“中国水周”,其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

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

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

(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吸附、过滤、蒸馏等三种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3)如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

①写出上述物质中单质的化学式:       ;

②物质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4、

 下面两幅示意图分别表示生成氯化钠的不同化学反应.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氛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甲可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       (填序号)决定的.

A.最外层电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质子数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成的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2)图乙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      结合生成水.

5、

 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      (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三、探究题(共1小题)

1、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分析微观过程图,我能从微观角度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

用“ ”和“ ”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氧原子,下图是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

(2)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3)结合该图示从微观角度解释由A到B变化的实质是      

2、

 如图是过氧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      

(2)此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名称).

(3)此反应后生成的B与C中物质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3、 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

(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      

(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      

(3)

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

(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 , 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 , 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 , 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

②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