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物理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4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种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强度 B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轰击氮核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中子 C . 核聚变反应方程 中,A表示质子 D . 一个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 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6次β衰变
2、如图所示,水平平行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处于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左端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ab垂直放置在导轨上,现用平行于导轨向右的力F拉金属棒ab,金属棒ab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不计金属导轨的电阻,导体棒与框架接触良好且无摩擦,则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

A . B . C . D .
3、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是竖直直径,一小球以某一速度进入半圆轨道,通过最高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一半,小球落地点到B点的水平距离为(  )

A . R B . R C . R D . R
4、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一艘围绕地球运转的载人宇宙飞船,其轨道近地点距离地球表面379.7km,远地点距离地球表面403.8km,运行轨道近似圆周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10m/s2 , 地球半径约为R=6.4×103km.假设空间站在赤道上空,则在国际空间站绕地球运行一周的过程中,宇航员看不到太阳的时间约为( )
A . 24h B . 12h C . 6 h D . 45min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a、b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a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多于b所带电荷量,c、d是a、b所在直线上的两个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c点电势一定高于d点电势 B . c点电场强度大小可能等于d点电场强度大小 C . 把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一定做正功 D . 把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可能做负功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分别接有一只电阻,阻值关系R2=2R1 , 原线圈接到交变电压上后,电阻R1上的电压是电阻R2上的电压的2倍,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B .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4 C . R1消耗的功率占电源输出功率的 D . R2上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的
3、如图所示,间距为0.3m的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平行导轨斜面向上,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B=(2+2)T。将一根长为0.3m、质量为0.2kg的导体棒垂直放置在导轨上,导体棒中通有大小为1A、方向从a向b的电流.t=0和t=2s时刻,导体棒刚好都能处于静止状态。取g=10m/s2。则(  )

A . 平行导轨斜面倾角θ=30° B . 导体棒对平行导轨斜面的压力为1N C . 导体棒与平行导轨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6N D . 在t=1s时,导体棒所受的摩擦力为0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別为mA=2kg、mB=1kg的两小物块中间连接有劲度系数k=200N/m的轻质弹簧,整个装置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对物块A施加一个沿斜面向下的、大小F=20N的力,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撤去外力F,g取10m/s2 , 则( )

A . 当弹簧恢复原长时,物块A沿斜面上升10cm B . 当物块B与挡板刚要分离时,物块A克服重力做功为1.75J C . 物块B离开挡板前,弹簧一直对物块A做正功 D . 物块B刚要与挡板分离时,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7.5m/s2
5、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波速均为v=2m/s,甲沿x轴负方向传播,乙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波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其中P、Q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波中的M处质点比P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B .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P处质点与Q处质点同时回到平衡位置 C .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P质点沿x轴负方向通过的位移为2m D . 从图示的时刻开始,经过1.0s,M质点沿通过的路程为20cm E . 如果这两列波相遇不可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某同学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图是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O、A、B、C、D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测量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所得数据分别是8.32cm22.40cm、39.62cm、60.84cm。

(1)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可判断纸带的      (选填“左”或“右”)端与物块相连。
(2)在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在打点计时器打出C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m/s。
(3)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
2、如图甲所示,一节干电池、开关S、电阻箱R和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做保护电阻用)串联组成电路。依据以下实验步骤,测量干电池电动势E和内阻r的值。

(1)多用电表的红、黑表笔均插入多用电表的表笔接线孔,按照多用电表的使用规则:黑表笔应插入多用电表的      接线孔;红表笔应插入多用电表的      接线孔.(均选填“+”或“-”)
(2)保护电阻阻值未知,根据以下实验步骤测量保护电阻R1的阻值:

①闭合开关S,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0

②红、黑表笔正确插入接线孔之后,把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的“0~2V”量程,与“+”接线孔相连的那支表笔接电路中的a点,另一支表笔接电路中的b点,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1

③与“+”接线孔相连的那支表笔仍然接电路中的a点,另一支表笔接电路中的c点,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2

④电阻R1的表达式为R1=      。(用U1、U1、R0表示)

⑤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重复以上步骤,测出R1的平均值

(3)接下来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为了保证测量结果尽可能精确,实验步骤依次是:

①与“+”接线孔相连的那支表笔仍然接电路中的a点,另一支表笔接电路中的      (选填“b”或“c”)点,调节电阻箱阻值R,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

②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记录下对应的电压U。

③以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图线如图乙所示。

④若保护电阻的阻值为3.1Ω,分析 图线可知:干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斜面上放置一个凹槽B,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内靠近右侧壁处有一小物块A(可视为质点),它到凹槽左侧壁的距离d=0.90m,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B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A、B之间的摩擦,斜面足够长.现由静止同时释放A、B,经过一段时间,A与B的侧壁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计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不计,取g=10m/s2。求:

(1)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和凹槽B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A与凹槽B的左侧壁第一次碰撞后瞬间A、B的速度大小
2、如图所示,在两块长为 L、间距为L、水平固定的平行金属板之间,存在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现将下板接地,让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流从两板左端连线的中点O以初速度v0水平向右射入板间,粒子恰好打到下板的中点。若撤去平行板间的磁场,使上板的电势 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则t=0时刻,从O点射人的粒子P经时间t0(未知量)恰好从下板右边缘射出。设粒子打到板上均被板吸收,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的作用力均不计。

(1)求两板间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2)若两板右侧存在一定宽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为了使t=0时刻射入的粒子P经过右侧磁场偏转后在电场变化的第一个周期内能够回到O点,求右侧磁场的宽度d应满足的条件和电场周期T的最小值Tmin
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管祖细均匀,左右两管竖直,底部的直管水平,水银柱的长度如图中标注所示水管内两段空气柱a、b的长度分别为10cm、5cm,在左管内缓慢注人一定量的水银稳定后右管的水银面比原来高h=10cm.已知大气压强p0=76cmHg,求向左管注入的水银柱长度。

4、如图所示,在桌面上方有一倒立的玻璃圆锥,顶角∠AOB=120°,顶点O与桌面的距离为4a,圆锥的底面半径R= a,圆锥轴线与桌面垂直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n= ,求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的面积。

五、填空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P-V图象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B . 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热运动变得更激烈 C . 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 D . 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发生变化 E . A→B过程比C→D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物理联合调研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