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1小题)
1、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
C . 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 . 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2、如图所示,一束光在平面镜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 . 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 . 只将平面镜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
C .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顺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D . 只将平面镜绕入射点O逆时针转过一定角度(<90°)
3、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
⑴探究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
⑵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
⑶将敲击后的音叉插入水中,水波的振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⑷探究发声体振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A . ⑴与⑶
B . ⑵与⑷
C . ⑵与⑶
D . ⑴与⑷
4、发现摆的等时性的科学家是( )
A . 牛顿
B . 阿基米德
C . 伽利略
D . 爱因斯坦
5、中学生用的书包,装满书后质量约为( )
A . 5克
B . 5千克
C . 50千克
D . 500千克
6、下列长度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3.2分米=3.2×100=320毫米
B . 45毫米=45毫米×1/1000=0.045米
C . 85米=85×10分米=850分米
D . 63千米=63千米×1000米=63000米
7、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两条纸带,如图所示,某小组4名同学观察纸带后,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由于第一条纸带点与点之间距离不均匀,说明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是不同的
B . 由于打点计时器均匀振动,不论怎样拉纸带,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总是相同的
C . 第一条纸带有7个点,拉纸带的时间是0.14秒
D . 以上说法都有错误
8、几只大小不同的瓷碗装入不同量的水加一双竹筷子就能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如图所示,这就是民间艺术“碗乐”,这是因为这些碗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 )
A . 音调
B . 音色
C . 响度
D . 音量
9、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应为( )
A . 70°
B . 40°
C . 20°
D . 80°
10、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斜射在地面上,若用平面镜使太阳光沿竖直方向反射,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A . 一定为75°
B . 一定为30°
C . 可能为60°
D . 可能为15°
11、根据左下图给出的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画出相应的法线和平面镜。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测量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还需要有合适的 ,实验室常用来测时间的工具是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2、请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篮球明星姚明身高是226 ,质量是145 ,他参加了一场篮球赛,时间是48 。
3、单位换算:2吨= 千克;8×103厘米= 千米 ;180秒= 分钟。
4、物体所含 叫做质量。某正方体铁块的质量是2000千克,把这铁块压铸成圆柱体,则铁的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000千克,这是因为质量是物体的 (选填“特性”或“属性”)。
5、在中秋晚会现场,小提琴演奏家弹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处减弱噪声。
6、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射向镜面,反射角 度,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若镜面转过30度,则这时反射线转过的角度为 度。
7、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小鸟在湖中的“倒影”是 (选填 “实”或 “虚”)。像,当小鸟距水面3米时,该 “倒影”距小鸟 米;若小鸟飞近湖面时,小鸟的“倒影”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这是某次在上海观测到的“红月亮”,许多地方的人们都能有机会目睹激动人心的天文奇观——月全食,月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 中能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光在玻璃、空气、水这三种介质中传播时,在 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数值近似为 米/秒。
9、学生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 ,而部分同学因为“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前一种反射 (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这把尺的最小刻度是 毫米,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厘米。
11、在如图所示的量筒最多可以测量的液体的体积是 厘米3 , 由图中可知该金属块的体积是 厘米3。
12、如图所示是一组研究声音的实验情景图,从情景图中的现象可以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越用力敲鼓,鼓声就越响;扬声器声音越响时,纸片跳动越明显……这些现象表明: 越大,响度越大。
13、做“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和白纸、火柴、夹子等,如图所示。在实验中,她需要移动 (选填“A”或“B”)蜡烛,以确定像的位置。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 进行(选填“能”或“不能”)。
14、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器材,实验时,通过前后转动的小门,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
15、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示波设备,做了四次实验,并记录了四次实验的波型图,如图A、B、C、D所示。
根据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可知,在上述四个波形图中,响度较大的是 和 两图,音调较高的是 和 两图。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为了研究琴弦发出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将一根琴弦的一端固定在桌子上,另一端绕过桌边的小滑轮,通过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他先挂上三个钩码,并用A、B两个三角形柱状小木块将弦支起,如图(a)所示,他用塑料尺弹拨弦的中部,听到弦发出较高的音调;然后他增大A、B间的距离,如图(b)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比(a)低;最后他减少琴弦一端的钩码个数,如图(c)所示,拨动琴弦,听到的音调又比(b)低。请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a)与(b)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 相同时,发声部分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②分析比较图(b)与(c)的实验现象可得:同一琴弦, 相同时,琴弦越 ,音调越高。
2、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所示,比较甲乙两纸带的打点情况,甲乙两纸带均是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其中甲纸带比乙纸带拖动得 (选填“快”、“慢”或“一样快”)。甲纸带从A点到B点所用的时间比乙纸带从C点到D点的时间 (选填“多”、“少”或“一样”)。
3、某小组做在探究摆球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A和B(A球的质量<b球的质量),制作了两种不同摆线长度(l1>l2)的摆球,准备以两种不同的摆幅(θ<α)进行如图甲、乙、丙、丁所示的四次实验。
(1)如果要探究,摆动周期与摆线长度的关系,应选用 和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2)如果要探究,摆动周期与摆动幅度的关系,应选用 和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3)如果要探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的关系,应选用 和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右侧图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某船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4秒后接收到发出的超声波,求该处海底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