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 3.4 杠杆(第1课时)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题(共9小题)
1、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力臂
B . 杠杆一定是直的
C . 动力与阻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D . 支点可以在动力作用点与阻力作用点之间,也可以在外侧
2、人体运动时,起动力、杠杆和支点作用的分别是( )
A . 神经、骨骼、关节
B . 肌肉、关节、骨
C . 肌肉、骨、关节
D . 神经、骨、关节
3、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手柄可以看作是绕O点转动的杠杆,它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 )
A . F1·OC=F2·OA
B . F1·OD=F2·OB
C . F1·OE=F2·OA
D . F1·OE=F2·OB
4、下列杠杆平衡的是(杆重和摩擦均不计)( )
A .
B .
C .
D .




5、小明在按压式订书机的N点施加压力,将订书针钉入M点下方的纸张中,能正确表示他使用该订书机时的杠杆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6、人体的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如图是手握哑铃向上运动的模型图,肱二头肌收缩产生拉力F1 , 使前臂骨骼绕肘关节转动,前臂骨骼可以看成杠杆,肘关节是支点,哑铃对手的压力F2是阻力。试在图中作出F2的力臂。
7、如图为吊车起吊货物的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动力、阻力和阻力臂。
8、如图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AC⊥OB。则线段 (填“OA”或“AC”)表示力F的力臂。
9、小金将长为0.6米、质量可忽略不计的木棒搁在肩上,棒的后端A挂一个40牛的物体,肩上支点O离后端A为0.2米,他用手压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图所示,则此时手压木棒的压力大小为 牛。
二、中档题(共6小题)
1、
如图所示,工人师傅将油桶推上台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油桶是圆的
B . 这不能看作杠杆,因为没有支点
C . 这可以看作杠杆,因为满足杠杆的所有条件
D . 这可以看作杠杆,支点就是横截面的圆心
2、密度均匀的直尺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部分CB是全尺长的1/3,当B端挂上5牛的物体时,直尺的A端刚好没有翘起。如图,则此直尺受到的重力是( )
A . 2.5牛
B . 5牛
C . 10牛
D . 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杠杆AOB用细线悬挂起来,在A、B两端分别挂上质量为m1、m2的重物时,杠杆平衡,此时AO恰好处于水平位置,AO=BO,不计杠杆重力,则m1、m2的关系为( )
A . m1>m2
B . m1<m2
C . m1=m2
D . 无法判断
4、如图所示,F1、F2、F3、G四个力中,力臂最长的一个力是( )
A . F1
B . G
C . F3
D . F2
5、如图为小柯在科技节中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如图(杠杆自身质量和摩擦忽略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O为支点,OA=OD=3OB=0.6米,CD=0.2米。在做背景的白纸上作有以O为圆心半径为0.2米的圆。在A点挂5牛顿的重物G,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则作用在B点竖直向下的力FB应为 牛,撤去FB后,按图示方向分别施加FC、FD两个力,且每次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FC、FD大小关系为 。
6、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如图所示,这时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请将表格空白处补充完整。
次数 |
动力F1(牛) |
① |
② |
阻力臂l2(米) |
1 |
2 |
0.1 |
1 |
0.2 |
(3)某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结论 (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 。
三、拓展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的杠杆正处于水平平衡,若在杠杆两边的钩码下再加一个钩码(钩码质量相同),杠杆将( )
A . 继续处于水平平衡
B . 右端上升,左端下降
C . 右端下降,左端上升
D . 无法确定杠杆的运动状态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把钩码挂在杠杆A点如图甲,为方便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应在B点沿着 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乙,当弹簧测力计由位置1转至位置2的过程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测力计示数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