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物理学家是(   )
A . 阿基米德 B . 伽利略 C . 牛顿 D . 爱因斯坦
2、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接近(   )
A . 0.5克 B . 5克 C . 50克 D . 500克
3、人正常说话时的发声体为(   )
A . 嘴唇 B . 舌头 C . 牙齿 D . 声带
4、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30°,反射角为(   )
A . B . 30° C . 60° D . 70°
5、男低音、女高音是指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6、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
A . 日晷计时 B . 湖面倒影    C . 日食现象 D . 小孔成像
7、教室里的黑板“反光”,使一部分同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
A . 光在黑板上不发生反射 B . 光被黑板全部吸收 C . 光在黑板上发生了漫反射 D . 光在黑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8、物体在平面镜中像的大小取决于(   )
A . 平面镜的大小 B . 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C . 物体本身的大小 D .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9、如图所示,城市高架道路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护栏,这些护栏的主要作用是(   )

A . 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B . 保护车辆行驶安全 C . 增加高架道路美观 D . 阻止车辆废气外泄
10、在甲、乙、丙三人前面有一面竖直放置的大镜子,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能在镜子里看到其他两人的是(   )

A . 只有甲 B . 只有乙 C . 只有丙 D . 甲、乙、丙都能看到

二、填空题(共14小题)

1、测量的目的是要进行可靠的定量比较,首先要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标准,叫做      ;其次要有合适的      ,其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它的      决定的。
2、物体所含      的多少叫质量。一块冰的质量为250克,等于      千克,一段时间后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则水的质量      250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请给下列测得的数据补上合适的单位。
(1)一支水笔的长度约为15      
(2)一节课的时间为40      ;    
(3)一头成年大象的质量可达4.5      
(4)翊杰同学的实心球投掷成绩为8.5      
4、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发现了摆的      原理,在“探究单摆摆动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法,每次让一个因素      ,而让其它因素      (后两空选填“改变”或“不变”)。
5、发声体的      在介质中的传播叫做声波,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      的(选填“相同”或“不同”),宇航员在月球表面只能通过      选填“声波”或“无线电波”)进行交流。窗户安装了中间抽成真空的双层玻璃,关上窗户后家里安静多了,其原因是      
6、利用声波的      可以测量距离,在垂直海面处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秒后接收到来自海底的回波信号,此处海底深度为      米。超声波的频率      (选填“大于”或“小于”)20000赫兹,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00米/秒)。
7、成语“震耳欲聋”是形容声音的      很大,直接与发声体振动的      有关。我们很容易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声音的      不同。如图所示,四个发声齿轮同轴转动时,将硬纸片贴近最上面的齿轮,硬纸片振动发出的声音      的越高。

8、光在      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      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是自然界中的极限速度;光的传播通常不容易看到,物理学中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形象地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      ,叫做光线。
9、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0度,此时反射角为      度,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度。若使光线垂直入射到O点处,则反射角为      度。

10、小李站在离平面镜前2米处,镜后他的像距离小李      米;若他沿垂直于镜面朝靠近平面镜方向移动了0.5米,则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米,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人体上一指甲宽、一拃长或一步长等常作为估测的标准,不同的测量对象应该根据实际需求选用不同的估测标准。如图中,适合用“拃长”作估测标准的是      ,适合用“步长”作估测标准的是      (以上均选填“(A)”、“(B)”或“(C)”)。

12、如图(甲)、(乙)所示,是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分,这把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厘米。用这把刻度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如图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甲”或“乙”),用正确方法测得的物体长度是      厘米。

13、如图(a)所示的仪器名称为      ,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每次向下打1个点,这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      秒。某同学用该仪器向左拉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纸带上从A点到F点经历的时间为      秒,还可以判断该纸带是向左      拉出的(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

14、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为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图      ;响度最小的是图      ;音调相同的是图      和图      ;噪声的波形图是图      

三、实验题(共5小题)

1、不同材料吸收声波的能力不同,吸声系数是某种材料所吸收的声能与传到该材料的声能之比。阅读下表所列几种材料对不同频率声波的吸声系数,回答问题。

(1)敞开的窗户可以让传到的不同频率的声波能量全部通过,则它的吸声系数为      
(2)请归纳表中所列材料的吸声系数与声波频率的关系:      
(3)通常把吸声系数大于0.2的材料称为吸声材料。表中所列材料中吸声效果最好的材料是      ,最不适合做吸声材料的是      
2、如图所示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装置,其中O为入射点,ON为法线,面板上一格对应的角度均为10°。实验时,当入射光线为AO、CO、EO时,反射光线分别为OB、OD、OF。

(1)如图中O处是一块平面镜。实验时,通过前后转动的小门,可以研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      
(2)分析表中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可初步得出结论:在光的反射中,      
(3)若光线沿BO入射,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射出,这初步说明:光的反射中,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供选择,蜡烛应选用;成像光学仪器应选用(选填字母),其目的是便于确定
(2)为了探究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实验中,小莉同学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相等”的结论,这种做法的不合理之处是
(3)若要验证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应将(选填字母)放在成像位置,在其上面(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烛焰的像。
4、在“探究影响摆球摆动周期的因素”实验中,用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长度不同的摆线、改变摆动的幅度,做了甲、乙、丙、丁4次实验,如图(a)所示,并在表(b)中记录了实验数据。(已知摆长L1L2 , 摆球质量m1<m2 , 摆角θα

(1)分析比较甲和乙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相同时,摆动周期与摆球质量      (选填“有关”或“无关”)。
(2)分析比较      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摆长和摆球质量相同时,      
(3)分析比较丙和丁两次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5、小明同学购买了如图(a)所示的一盒大头针,可知这盒大头钉的质量为      克。他想知道一盒大头针共有几枚大头针,他先用电子天平测出100个大头针的总质量,如图(b)所示,则一枚大头针质量为      克,经计算可知这盒大头针含有约      个大头针。这种做法相比直接用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质量的优点在于:      

四、作图题(共2小题)

1、在如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