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洋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

A . 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 . 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 . 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 . 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

A .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 君主立宪制国家 C .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D .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3、《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
A .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 . 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C . 增辟通商口岸 D .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4、英国是近代侵略中国的急先锋,其根本原因是(  )
A . 虎门销烟对英国打击最为沉重 B . 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C . 有印度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 D . 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是世界殖民霸主
5、“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句话指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 . 取得约定关税主权 B . 掠得圆明园大量珍宝 C . 获得中国大量赔款 D . 割得中国大片领土
6、“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出自哪一个政治派别(  )
A . 洋务派 B .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 顽固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
7、《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介绍说,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形成一个群体。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由此开始。请判断,这里“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 B . 洋务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公车上书
8、“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诞生地是(    )
A . 北京 B . 长沙 C . 广州 D . 上海
9、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锋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 广州 B . 香港岛 C . 台湾 D . 辽东半岛
10、太平天国运动初步建立取得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A . 创立拜上帝会 B . 金田起义 C . 永安建制 D . 定都天京
11、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创办的企业不包括(    )

A . 江南制造总局 B . 开平矿务局 C . 上海机器织布局 D . 湖北织布局
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出现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 B .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C .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13、“20世纪初,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屈辱。”与中国遭受“如此屈辱”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最大的不同点是(    )

A . 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B . 对待帝国主义的态度不同 C . 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同 D . 失败的直接原因不同
15、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

A . 与列强“几乎均等”“利益均沾” B . 缓和列强在争夺中国上的矛盾 C . 承认列强在中国的既得利益 D . 确立美国在中国的霸主地位
16、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 . 兴中会 B . 同盟会 C . 光复会 D . 华兴会
17、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二次革命

②袁世凯复辟

③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④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⑤护国战争

A . ④①③②⑤ B . ④①②③⑤ C . ④①②⑤③ D . ④②⑤③①
18、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 . 《民报》的创刊 B . 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 . 《中外纪闻》的创办 D .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19、五四青年节是为了弘扬五四爱国精神而设立的,五四运动中提出的口号做能反映其反帝反封建性质的是(    )

A . “废除二十一条” B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拒绝在德和约上签字”
20、小明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有“1923年初”“林样谦”“吴佩孚”等内容,据此你认为他们研究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中共一大 C . 中共二大 D .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放任自流,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人民痛感鸦片危害,强烈要求禁烟。

材料二:北京西效,青山绿水,风景优美。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时150年,在这里建造起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这座皇家园林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洗劫一空(如下图)。

材料三: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始于近代史上日本对中国领土的侵略。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迫不及待地通过“内阁决议”,单方面决定将钓鱼岛划归日本。

材料四: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依据材料一,禁烟运动的领导人是谁?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由此签订了什么条约?

(3)根据材料二,这座皇家园林名称是什么?

(4)追根溯源,根据材料三,钓鱼岛问题源于哪场战争?

(5)材料四是哪一条约的内容?给中国造成了怎么样的影响?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们想通过努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共使,无人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他们注重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制造船炮,镇压人民,维护封建统治。”

材料三:“他们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材料四:“他们提出‘扶清灭洋’口号,鲜明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同时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1)四则材料分别是哪些政治派别的主张?

(2)针对这四种思想,这些政治派别分别兴起了什么运动?

(3)材料二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政,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第二天,起义军占领武昌。接着,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孙中山

材料三:……追根溯源……只因为拥护那德谟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下了这滔天的大罪……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材料中“民族革命”“政治革命”指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这里的“起义”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中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革命成功”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

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从图一,图二的内容可以看出,这场运动的先锋是谁?后来成为运动主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3)图三和图四反映的事件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4)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有什么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沙洋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