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六课《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一对年轻夫妇,靠手机贴膜,三年间买了两套房。勤劳加诚信,使看着不起眼的手机贴膜手艺,成了发家致富的途径。无独有偶,社会上还有月收入过万的快递哥,日薪超白领的泥瓦匠,万元难求的月嫂……这启示我们(    )

①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②只要肯奋斗,必定赚大钱

③劳动有分工,职业无贵贱

④顺应时代潮,更新择业观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生活,因劳动而精彩。下列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①农民捧起丰收果实时的喜悦

②工人生产的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时的自豪

③科学家在“神舟”飞船凯旋时那激动的拥抱

④老师看到学生踌躇满志走向社会时那会心的微笑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3、我们积极参加家庭、学校、社会上的各种劳动(  )

①能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②有助于养成勤劳自立的习惯

③能锻炼和增强意志力    ④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健康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4、一般来说,劳动能力强的人(  )

①生活技能相对较高  ②独立生活能力也较强

③会对生活充满信心  ④能够独立面对各种困难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5、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蓬勃发展,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生产重要资本的是(  )

①信息  ②知识  ③科学  ④技术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6、我们热爱劳动、乐于劳动,就会收获快乐,成为快乐的劳动者。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成为快乐的劳动者的是(  )

①在家里,我们积极参加家务劳动

②在网吧,我们沉迷于自己喜欢的游戏中

③在学校,我们参加班级和学校的各种劳动

④在社会上,我们可以从事各种公益劳动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现代社会中,劳动者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有力的人,而是(  )

①知识化的人  ②技能化的人  ③最高学历的人  ④富有创造力的人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8、“愉快只是幸福的伴随现象,愉快如果不伴随以劳动,那么它不仅会迅速地失去其价值,而且也会迅速地使人们的心灵堕落下来。”这句话说明了(  )
A .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B . 只有劳动的时候,人们才能感受到幸福 C . 劳动只有辛苦,没有幸福可言 D . 只要劳动,就能得到幸福
9、广安市某村农民黄某在深圳打工富起来后,回到家乡,出资改建了儿时就读的小学,改善了办学条件;修建了一所养老院,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承包了一片荒山,种植树木,退耕还林;开办了一个科技学习班,传授技术,带动当地农民富起来。黄某的做法是(  )

①钱多了,无处用,出风头 ②践行了我国的富民政策

③个人品质的体现         ④社会进步的需要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0、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刘锐,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紧跟装备升级步伐,参与完成国产“轰﹣6K”改装,并和战友们在南海和西太平洋留下新一代“轰﹣6K”的航迹巡天掠海,为国仗剑,强军兴军的“锐”一代是(  )

A . 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 B .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 C . 勇担重任、开拓进取的一代 D . 怕苦怕累,做啃老族的一代
11、被誉为“火箭心脏焊接人”的高凤林,几十年来,他的时间80%给工作,15%给学习, 只有5%留给家庭。一次次技术攻关,把艰辛劳动变成精彩创造,把工匠精神,做精、做美、做到极致,让中国“神舟”系列顺利升空。高凤林的事迹启示我们,做未来的劳动者就应该(  )

①热爱劳动,善于劳动        ②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③把所有时间用于学习和劳动   ④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2、2018年5月27日在四川省广安举行了中小学生科创作品大赛,表彰了许多小发明家,市长还向获得国家、省级优秀作品的小发明家颁发市长奖励基金。广安市开展这项活动意在要把学生培养成新型的劳动者。而新型的劳动者应具备的素质有(  )

①善于学习新知识    ②掌握新技术

③创新能力强        ④勇于质疑,大胆实践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13、在一次科技展上,许多人对新疆博州四中学生发明的“蛙泳式沙漠汽车”“毛发气象仪”“采绵机械手”等惊叹不已。问他们“是不是比别人聪明”,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这是参加科技小组的收获,课本教会我们知识,科技实践活动教会我们创新的思维方式,让我们动手制作,有所发现。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习要(  )
A . 夯实基础,注重积累 B . 认真务实,勤于观察 C . 触类旁通,善于想象 D . 学以致用,勤于实践
14、“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劳动者

②不断丰富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

③得过且过,自娱自乐

④埋头苦干,只做与自己有关的事情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④
15、我们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任落在了我们的肩上。我们要(  )

①努力学习        ②刻苦钻研

③练就一身真本领  ④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之才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7年新年贺词,“金句”频出,迅速走红网络。“央视新闻”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习近平新年贺词”视频,点赞数超过10万,转发数超过4万。网友们留言说,“迄今为止,听到的中国领导人最好的总结”;“听到要照顾好牺牲的战士家属,好感动”;“我拿起了笔和本记下了重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以“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为题,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视频以及贺词全文,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

看了这个材料,你认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因此,无论时代条件如何变化,我们始终都要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始终重视发挥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两个始终”的理解。

3、“中国梦·劳动美”——“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演出特别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举行,节目组邀请了两位“大国工匠”代表:给火箭焊接“心脏”的高凤林,国产大飞机C919的生产者之一胡双钱,走上央视舞台,跟全国劳动者一起过节。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他们用一双双巧夺天工的手,为时代矗起丰碑,为祖国缔造光荣。高凤林说,他追求的是民族认可的自豪感和满足感,正是这样的追求,牵着他专注做一件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把艰辛劳动变成精彩创造,不仅成就了自我人生价值,也为中国走向航天强国贡献了力量。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在观看了“五一”国际劳动节演出节目后,结合所学有关劳动的知识,决定举办一次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主题拟定: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
(2)我国举办“五一”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有什么意义?
(3)有的同学认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只需要大量掌握高新科技的脑力劳动者,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4)我的打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为把美丽的中国梦变成现实,我们应该怎样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六课《乐于劳动 善于劳动》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