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类的朋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道德与法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自然是人类的朋友,生活在自然中,要亲近自然,欣赏自然之美,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下列能体现对自然赞美的诗句是(    )

①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④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2、某班同学以“尊重自然,关爱生命,共生共存”为主题设计板报。下列选项符合板报主题的正确做法是(    )

①中国全面禁止国内象牙商业性贸易,任何象牙交易都属于违法行为

②巴西龟是危险入侵物种,某同学把自己养的巴西龟放到河里

③某同学捡到一只受伤的大鸟抱回家,鸟的伤好后没有放归自然,留下继续饲养

④某华侨坚持26年,在海南建起约800公顷热带雨林,保护了当地多种珍贵热带植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2017年12月5日,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    )
A . “人居环境奖” B . “环境卫士奖” C . “生态环保奖” D . “地球卫士奖”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自然资源是指从自然环境中得到的,可以采取各种方式被人们使用的任何东西。对自然资源认识正确的是(  )

①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各种自然资源不会减少

③自然资源保障着人类的生活

④我们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食物、水、衣服、住房、车、船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种下一棵树就给大地种下绿色希望,植下一片绿就为生命创造一方美好家园。回答问题。
(1)“十二五”期间,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我国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的意义在于(  )

①改善生态    ②净化空气   ③增加资源种类    ④建设美丽中国

(1)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2)五十多载寒来暑往,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人持续造林护林100多万亩,将原来“黄沙遮天口,飞鸟无栖树”的荒山秃岭修复成“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的“华北绿肺”。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看,塞罕坝的生态变迁给我们的启迪是(  )

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       ②人类要主动改善生态环境

③人类善待自然,自然则滋养人类     ④自然能满足人类的一切需要

(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6、下列对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

②各种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③土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④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7、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下列行为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是(  )
A . 郊游时有人用弹弓打鸟 B . 小张请朋友到野味店吃穿山甲 C . 林业局、卫生局等16家单位联合向全市发出了拒食野生动物、保护生命多样性的倡议 D . 捕杀并贩卖藏羚羊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诗主要说明(  )
A . 环境的美好 B . 自然环境遭到一定的破坏 C . 草原上的草比牛羊还高 D . 地球对人类进行着无情的报复
9、漫画启示我们(  )

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②要提高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③保护环境要求全社会行动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

④保护环境是大人们的事情,我们青少年的任务是好好学习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0、不可再生资源经过上亿年才形成,将随着人类的消耗而越来越少,这包括(  )

①石油  ②煤炭  ③天然气  ④其他所有矿产资源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11、“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这是某市近几年的环保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应该(  )

①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②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③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A . ①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2、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是我国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确立了多排多征、少排少征、不排不征和高危多征、低危少征的正向减排激励机制。环境保护税法的施行(  )

A . 表明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B . 体现了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的环保理念 C . 提高了企业的排污成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D . 说明我国把环境治理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13、淡水资源日益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采取的缓解水资源不足最有效的做法是(  )
A . 积极宣传节水 B . 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C . 参加植树造林 D . 宣传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14、《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这(  )
A . 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B . 会给老百姓增加经济负担 C .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要求 D . 违背了了世界环保趋势发展的要求
15、某学校附近的一家化工厂偷偷超标排放污水。该校一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前去与厂方交涉,需要查阅的法律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法》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至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赞赏过自然万物的神奇,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灵动,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层峦叠嶂,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婉约迤逦……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的美丽,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欣赏。
(1)请写出两句歌颂大自然的诗词歌赋。
(2)请描绘一下你家乡的美景。
2、习近平主席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强调: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同时,地处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因此,一定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习主席为什么强调要像“保护眼睛”和“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3、材料:2018年5月18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某校九年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了以“绿色发展理念”为主题的探究活动。

第一小组[令人堪忧的过度包装]

◆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年业务总量跃居世界第一。据有关部门统计,过去一年消耗包装箱约37亿个,编织袋约32亿条,塑料袋约68亿个,胶带约3.3亿卷,数量惊人。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其中泡沫、塑料袋等不易降解,还污染了环境…

第二小组:[美好生活的绿色行动]

◆针对过度包装问题,部分商家率先行动起来,推出了可重复使用的“共享快递盒“和循环包装袋,这一行动迈出了快递绿色包装的重要一步。绿色发展理念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环保、低碳的绿色生活方式,从我做起!

(1)根据材料回答,过度包装带来了哪些危害?
(2)绿色发展理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一种具体行为加以说明)。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教科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人类的朋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