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5节 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颜色 | 红 | 橙 | 绿 | 蓝 | 紫 |
pH范畴 | 1~3 | 4~5 | 6~7 | 8~9 | 11~14 |
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二、填空题(共5小题)
A.铁锅 B.塑料水杯 C.食盐 D.食醋 E.小苏打 F.白糖 G.聚乙烯保鲜膜
回答有关问题(用序号填写):
(1)主要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2)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3)能用于除去热水壶内的水垢的是 .
(4)生活中烹调时常用作调味剂的是 .
(5)“××”牌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有机酸和 .
(6)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为了减轻痛痒,可以涂抹 的稀溶液.
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熟石灰m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g氢氧化钠与相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
如图1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的变化曲线.请从曲线图中获取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是按照图2中 (甲或乙)图所示进行的,烧杯中溶液的颜色由 色逐渐变为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时,老师滴加两滴反应后的溶液到玻璃片上,烘干后出现白色固体.小明说这是氢氧化钠,小刚认为不可能,证据是 .
(3)图3是反应的微观变化图,对比反应前后的微粒,此反应的实质是盐酸溶液中的 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酸和碱往往都能发生类似反应,请尝试书写氯酸(HClO3)与氢氧化钾(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20g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 g.
三、探究题(共5小题)
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步骤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理由是 .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测溶液的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实验操作 |
|
|
|
实验现象 |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
(1)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2)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能制取氨气.
(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
(4)氨气遇到氯化氢气体在空气中冒白烟(生成NH4Cl固体).
【基础实验】图1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探究实验】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氨气的性质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1)氨气显碱性吗?(2)氨水显碱性吗?
【实验验证】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方法,用三朵由无色酚酞试液浸润的干燥纸质小花进行图2中A所示的三个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Ⅰ和Ⅱ纸花不变色,实验Ⅲ纸花变红
【实验结论】(1)氨气不显碱性,(2)氨水 碱性(填“显”或“不显”).
【查阅资料】图2中B是同学们查阅氨气溶于水后发生变化的情况.
【交流反思】
(1)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
(2)小军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稀盐酸,小花红色逐渐消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根据探究结论可知,能用于干燥氨气的干燥剂是 (填序号).
A.生石灰 B.浓硫酸 C.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
【拓展探究】
已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小.该兴趣小组增加了如图3所示的探究实验,在U型管A、B两端同时塞入蘸有试剂的棉花,则U型管内产生的现象应为 .
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mL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VmL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pH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pH增大是因为 ;
猜想Ⅱ:pH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
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pH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7.
(2)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 ,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 7(填“>”、“=”或“<”).
综合(1)和(2)证明猜想Ⅱ成立.
【实验探究】
请你依据图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 ①溶液颜色 ; |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变成 色. |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甲同学的方案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硫酸过量 |
乙同学的方案 |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不变色 | 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
丙同学的方案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 溶液变红 | 硫酸过量 |
【实验评价】
①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 (填“甲”、“乙”、“丙”)同学的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一个同学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
【实验反思】探究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硫酸是否有剩余,还可选择一种试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