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6节 几种重要的盐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 |
A | FeCl2 | CuCl2 | 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KCl | MnO2 |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C | CaO | CaCO3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至不再生产气体为止 |
D | Cu | C | 在空气中灼烧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方案 |
A | 鉴别硝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 | 取样,滴加Ba(NO3)2溶液,观察现象 |
B |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 |
C | 除去CaO中的CaCO3 | 高温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变 |
D | 探究Mg、Ag、Cu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 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 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鉴别AgNO3溶液与NaNO3溶液 | 分别滴加稀盐酸,振荡,观察是否产生沉淀 |
B | 除去CO中混有的CO2 |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鉴别纯铝和硬铝 | 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 |
D |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集满氧气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观察木条能否复燃 |
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①肥皂水 ②活性炭 ③石墨 ④干冰 ⑤碳酸氢钠 ⑥氢氧化钠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2)可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是
(3)可用作防毒面具滤毒剂的是
(4)可用作发酵粉,也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 .
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含NaCl和MgCl2等)中提取的.主要步骤如下:
(1)上述步骤中试剂①应过量,理由是 .
(2)请写出Mg(OH)2沉淀与试剂②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无水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得到金属镁和物质A,氢气在物质A中燃烧生成物质B,则物质A和B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
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化学.
(1)化石燃料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干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它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太阳能热水器运行成本低,能实现 填“光﹣电”或“光﹣热”)转换.
(2)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人体含量最高的元素的是 (填元素符号),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 (填“A”或“B”).A.贫血 B.甲状腺疾病
(3)蒸馒头、炸油条等要用到纯碱.纯碱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纯碱溶液的pH 7(填“>”、“=”或“<”).
(4)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是 .以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一种耐高温、高强度陶瓷时,发生如下反应:Al2O3+N2+3C2X+3CO,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铁锅 B.塑料水杯 C.食盐 D.食醋 E.小苏打 F.白糖 G.聚乙烯保鲜膜
回答有关问题(用序号填写):
(1)主要制作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
(2)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3)能用于除去热水壶内的水垢的是 .
(4)生活中烹调时常用作调味剂的是 .
(5)“××”牌发酵粉的成分中含有有机酸和 .
(6)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为了减轻痛痒,可以涂抹 的稀溶液.
(1)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浓盐酸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会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硫酸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都能跟氯化钡溶液反应,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
(3)不用任何试剂,就可将FeSO4、KOH、NaNO3三种溶液中的 先鉴别出来;
(4)除去硝酸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可加入的试剂是 .
三、探究题(共3小题)
【猜想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为NaOH溶液.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为Na2CO3溶液.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设计方案】请你完善下表几组同学探讨的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可能出现的现象与结论 | 同学评价 | |
第1组 | 若溶液变红,则猜想(2)不成立 | 第2组同学认为:此方案结论不正确,理由是: . | |
第2组 | 若产生白色沉淀,反应方程式是: ,则猜想(1)不成立. | 第3组同学认为:此方案还不能确定猜想(2)还是猜想(3)成立. | |
第3组 | 若滤液不变红,则猜想(2)成立;若滤液变红,则猜想(3)成立. | 第1组同学认为:不需过滤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更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 |
【探究实验】综合各小组的方案后,动手实验.
【结论与反思】NaOH溶液易与空气中CO2反应而变质,所以要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同学们设计了如图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用胶头滴管吸取某种液体,锥形瓶中充入一种气体或放入一种固体物质,挤压胶头滴管.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气球明显胀大.
(1)甲装置中可能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
(2)若乙装置中胶头滴管吸取的是稀盐酸,则锥形瓶中放入的固体可能是 .
(1)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则原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
(2)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 (填实验现象),则该溶液为Na2CO3溶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白色固体由NH4Cl、Ba(NO3)2、K2SO4、Na2CO3中的三种组成,取样后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固体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有 (填序号).
①NH4Cl、Ba(NO3)2、K2SO4
②HN4Cl、Ba(NO3)2、Na2CO3
③NH4Cl、K2SO4、Na2CO3
④Ba(NO3)2、K2SO4、Na2CO3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甲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 | 粉末逐渐溶解 | 该灭火剂不属于报道中的“假干粉” |
乙 | 取少量灭火剂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
|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主要成分是碳酸钠;猜想2:残留主要成分是 .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A、加热残留物质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2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1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设计实验方案要思维缜密,考虑周全.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