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年级:九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 2014年7月起,乒乓球国际比赛启用一种新型塑料球.生产这种乒乓球的塑料属于(  )


A . 无机材料 B . 合成材料 C . 复合材料 D . 天然材料
2、下列溶液中溶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 生理盐水  B . 石灰水 C . 酒精溶液  D . 稀硫酸
3、下列整理归纳得出的规律合理的是(  )

A . 溶液中有溶剂,所以溶液中一定有水 B .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 .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D . 酸、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4、2013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多样的物种,唯一的地球,共同的未来”,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回收处理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 B . 为提高粮食产量,多施用化肥、农药 C . 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D . 大力推广新型低污染材料,减少白色污染
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废旧电脑应回收后集中处理 B . 该纯净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 . “绿色食品”是指颜色一定为绿色的食品 D . “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粉尘造成的污染
6、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 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含有氢元素的物质一定是酸 C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7、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B . 收集比空气轻的气体可用向下排气法,能用向下排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比空气轻 C .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8、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 . ①②③④ B . 只有①②③ C . 只有②③④ D . 只有①
9、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 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初中阶段应该具备的化学素养,下列事实或现象包含了﹣些基本化学观念.请根据要求合理回答:

(1)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微观分析其原因是:      

(2)现有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①Mg;②CH4;③稀硫酸;④CuO;⑤KMnO4 . 请按单质、氧化物、盐、有机物、混合物顺序排列为        (填序号).

(3)几千万年前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原因是:       .

(4)化学物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另一方面它也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种种危害.请举例并说明其两面性      

2、

 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如图是豆浆机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豆浆机的制作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2)用铜质材料制作电源插头的插脚是利用铜的      性;

(3)“科学膳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营养学家建议每天早晨喝一杯豆浆,主要是为了摄入       (填序号).

①维生素   ②蛋白质   ③油脂.

3、 江西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更是遍布各地,令各路“吃货”流连忘返.

(1)南昌“藜蒿炒腊肉”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      

(2)赣州“斋婆柚”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写出一种具有同样性质的化学物质名称      

(3)吉安“安福火腿”营养丰富,历史悠久.“火腿”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一种营养是      

(4)九江“茶饼”酥香可口,茶食精点.“茶饼”中所含淀粉[(C6H10O5)n]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5)宜春“丰城冻米糖”松脆香甜,誉满江南.“冻米糖”中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 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4、 《奔跑吧兄弟》是一档热播的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塑料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鉴别棉布和涤纶布的方法是      

(2)其中一期节目,队员用水枪将酚酞溶液喷射到对方的“名牌”上,立即变红色.事先浸泡“名牌”的溶液可能是       .

A.白酒  B.柠檬酸  C.食盐溶液  D.纯碱溶液

(3)另一期节目,蓝色的“污水”中注入“神秘水”后立即变的澄清透明.“污水”是单宁酸和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后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加入无色的“神秘水”草酸后,污水变澄清.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C76H49O46Fe+H2C2O4═2C76H50O46Fe+2X,则X的化学式为       ;草酸(H2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5、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       ,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三、探究题(共4小题)

1、

某个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的实验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装置:

(1)你认为这两个实验要检验的是: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      影响.

(2)请你预测试验结果:10分钟后若分别在甲、乙两装置的试管中滴加碘液,出现蓝色的是      试管.

(3)请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2、我们在吃苹果时常常感到有一股酸味,请你设计实验探究:

(1)苹果汁是否呈酸性?

(2)生苹果中是否含有淀粉?

(3)熟苹果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查阅资料知道:淀粉在适当温度和酸催化条件下可转变为葡萄糖.为探究淀粉在不同温度下转化为葡萄糖的程度,他们每人都进行了如下两步实验:

步骤1.用一支大试管取一定量淀粉与水混合,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摇匀,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实验过程中,各人控制温度不同,加热持续时间相同.

步骤2.然后用两支小试管各取少量大试管内的反应混合物,在其中一支小试管(编号为A)内滴加NaOH溶液至呈强碱性,再滴入4-5滴CuSO4溶液,并加热至沸;在另一支小试管(编号为B)内滴加2-3滴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1)由于各人控制的温度不同,出现了下列三种情况.请你根据已学知识,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情况汇总表.


现象

结论

第一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没有转化为葡萄糖

第二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第三种

情况

A试管中:      

B试管中:      

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

(2)在步骤2中A试管内所加Na0H溶液的作用是      

4、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资料:常用的絮凝剂有明矾[KAl(SO4)•12H2O],消毒剂有液氯(Cl2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X的名称是       ,试剂A的名称是       .

(2)明矾作絮凝剂是因为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状物.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液氯与水中杂质反应生成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例如三氯甲烷(CHCl3).三氯甲烷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高铁酸钾(K2FeO4)能作消毒剂与絮凝剂.它杀菌时会生成氢氧化铁胶状物.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4)硫酸铝也能做絮凝剂,写出制取硫酸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       (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成软水,生活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