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 . 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 . S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D . 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2、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元素 C . 分子 D . 原子
3、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立即有大量的氧气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过氧化氢中含有水和氧气 B . 过氧化氢能使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C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 . 该反应中有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两种反应物,不属于分解反应
4、电解水的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以下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铜制品锈蚀     B . 、玻璃碎了 C . 雕琢玉石     D . 干冰升华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氮气的体积比为1∶4 B . 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C .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只占0.03%,因此它的作用很小 D . 空气中含量最少的是稀有气体
7、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熄灭酒精     B .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 点燃酒精灯     D . 过滤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9、下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X是金属元素 B . 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 . X和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 . X和Y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很相似
10、2018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六届“世界水日”,3月22日至3月28日是第三十一届“中国水周”。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B . 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天然循环,其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C . 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包括防治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两方面 D . 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大

C.密度比空气小       

D.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干冰升华——分子本身变大

D.轮胎充气——      

3、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例如: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

C.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D.

4、室内装饰材料中常含有对人体有毒的成分——甲醛(CH2O),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B.甲醛中C,H,O元素质量比为1∶2∶1

C.甲醛分子中C,H,O元素原子个数之比为1∶2∶1

D.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5、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

原子核外电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B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D

水通电分解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氧原子
(2)2个氢分子
(3)氢氧根离子
(4)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写出符号“2CH4”中数字的含义:

(5)“2”表示
(6)“4”表示
2、下图是某些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能表示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能表示氦气和氖气的混合气体的是      ,能表示氮气的是      
(2)由图③所示物质转化为图①所示物质可表示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个重要化学变化,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的原子核内有个质子;
(2)画出元素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④的离子符号为
(4)元素③和元素⑤组成的物质是由(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5)①②③④⑤五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有(填元素符号);
(6)He、Ne、Ar、Kr等都是稀有气体元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很不,其原因是

四、流程题(共1小题)

1、小雨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2)操作②过程主要发生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小雨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选填“软水”或“硬水”)。经过操作③以后,小雨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五、推断题(共1小题)

1、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略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其中F为二氧化碳,可引起温室效应, D是碳,G是暗紫色固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为      ;B为      ;G为      
(2)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①C→B+E      ;②G→B      

六、实验题(共3小题)

1、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为验证该气体的成分,王同学做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1)请完成下述实验方案。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观察实验现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看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

(2)(得出结论)

若实验①中      ,则该气体中肯定含有CO2

(3)若实验②中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则能否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2、资料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HCl)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NH3),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资料②: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如图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实验开始时打开开关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此现象能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3)你认为玻璃管中白烟最浓厚的地方是      (选填“d”“e”或“f”),理由是      
3、现有如图甲所示仪器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填字母编号)。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①装药品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加热 ④将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熄灭酒精灯 ⑥收集气体 ⑦将导管移出水槽,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反应原理)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填接口的字母)→d。

(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

七、计算题(共1小题)

1、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锌是由4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氢、氧、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2)其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
(3)每支口服液含葡萄糖酸锌45.5 mg,请你计算标签中每支口服液含锌元素的质量为多少mg(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