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 . H2O B . O2 C . CO2 D . H2O2
2、下列变化中,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 菜刀生锈 B . 酒精燃烧 C . 花生榨油 D . 粮食酿酒
3、下列属千纯净物的是(   )
A . 空气 B . 自来水 C . 酱油 D . 干冰
4、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原子序数为12 B . 核外电子数为24 C . 元素符号为Mg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
5、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 B . 取用固体     C . 碗倒液体 D . 加热液体
6、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右图所示.其中 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 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乙酸是一种化合物 B . 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C .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D . 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钾元素:;    ②2个氮原子::    ⑨2个氢气分子:;④铵根离子:    ⑤标出“Mg0”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2、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1)净水器常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2)电解水的装置如在图所示,试管A中的气体是      ,通过此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除了用电解水制取氧气外-还能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3、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   、石油、天然气等。天然

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以太阳能为热源,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的过程如右图所示:

(1)反应l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2)写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反应ll的化学方程式      
(3)在上述循环过程中,最终得到的产品是            
4、下图中表示中学几种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A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E、G为黑色的粉末,c为无色液体.H为紫红色剧体。(部分条件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C.      ,D:      ,F:      
(2)CO2与E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F与G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为:      

三、实验与探究(共2小题)

1、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
(4)实验F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结论是
(5)实验G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化学方程式为
2、过氧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实验小组对过氧化氢的某些性质进行研究。
(1)Ⅰ.不稳定性

如上图所示进行实验,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3.2g02时分解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g。

(2)能用排水法收集02的原因是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H2O2溶液的浓度%

30

30

30

H2O2溶液的体积/mL

6

6

6

温度/℃

20

35

55

MnO2的用量/g

0

0

0

收集O2的体积/mL

0

1.9

7.8

反应时间

40min

40min

40min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Ⅱ.腐蚀性

【查阅资料】H2O2溶液有腐蚀性。

【进行实验】

将铜片分别浸泡在3种溶液中进行实验,如下表。

编号

②  

③  

实验

一段时间后的现象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蓝,缓慢产生细小气泡

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实验①的作用是

(5)铜片被腐蚀的反应如下,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u+H2O2+H2SO4=CuSO4+2

(6)【反思交流】

某同学提出,实验②中,除发生(5)的反应外,还发生了一个反应导致有细小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反应物为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编号

③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为g。
(2)第二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
(3)计算第三次试验中生成SO2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贵州黔南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理综-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